推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可从商用车切入 - 汽车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汽车 > 正文

推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可从商用车切入

2016-05-24 13:35:04   来源:   

针对燃料电池汽车在我国发展受制的现状,有专家提出建议: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要以“低成本、高可靠性、长寿命”为电池的核心技术目标;车型开发上需从商用车切入,乘用车跟进。

近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章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燃料电池汽车一直是新能源汽车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燃料电池发展的重点是纯电动汽车电池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两部分。国内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焦点问题是技术不精、成本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另外,各地对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导向严重,地方保护主义非常明显。

与国外产品相比,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目前国内电池产品的最低工作温度是零下20度,而丰田产品的工作温度已经达到零下35度,甚至零下40度的时候还可以正常工作。

成本方面,目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整体成本过高。

基础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只有两、三座加氢站,而欧盟、日本加氢站的数目已经达到几十座。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目标,即到2020年要生产1000辆左右的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到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要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可实现区域的小规模运行。

为推进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解决上述问题,章桐给出了五点措施:

第一,立足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共性,打造零部件产业链,第二,聚焦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以“低成本、高可靠性、长寿命”为技术目标。第三,车型开发上,从商用车切入,继而乘用车跟进。商用车门槛比较低,容易扩大市场,实现产业化,反过来推进乘用车的发展。第四,示范和小规模产业化并举。第五,氢能产业必须跟上。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