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华投产浪潮后,2017年日本动力电池企业松下似乎迎来了在中国市场的“SHOWTIME”。
日前,在全球乘用车载锂电池市场上占比40%的松下宣布,将投资1000亿日元在设有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的日本、中国、美国同时增产。其中,中国大连基地拟新建第2栋厂房,将生产规模提高约1倍。
结合今年4月松下大连基地投产,5月宣布在江苏兴建动力电池厂的事实,松下加码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意图明显。但这并不令人意外。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7前三季度国内政策已出现适合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发展新趋势。外资电池企业难入目录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自工信部发布的第五批推荐目录开始,搭载AESC、三洋等中外合资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开始出现在推荐目录中,外资电池企业入目录难的情况已经松动。
此时松下的进入,不仅不会对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形成强大威胁,或许还能掀起“鲶鱼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松下在中国的扩张或许还跟特斯拉有关联。
近期特斯拉Model3陷入“量产地狱”,主要原因就是电池生产跟不上进度。消息显示,迫于电池供应压力,特斯拉高管还曾约见三星、LG高管,被外界解读为特斯拉扩大锂电池外部供应合作的信号。
再者,今年以来,特斯拉在华建厂的传闻不断。10月,商务部发言人高峰确认,特斯拉目前正就建厂事宜与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国家有意放宽战略性新兴领域投资准入。
作为与特斯拉深度绑定的电池供应商,松下扩张产能势在必行。结合之前提到的松下将在江苏兴建三元锂电池工厂,江苏又在上海周边的事实,不少业内人士猜测,该工厂的筹建或许就是为匹配特斯拉在华工厂的电池需求。
当然松下在中国扩建产能,除特斯拉外,瞄准的还有庞大的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但这面临着国内本土优势企业的挑战。
据了解,松下此前凭借动力电池的优异性能收获了部分国内车企订单,如新兴造车势力车和家,其SEV第一代产品搭载的动力电池产品就产自松下。但在当前车和家官网公布的最新供应链合作企业中,却没有发现松下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