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港股热潮不断。先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出版商阅文集团冻资5200亿港元,公开发售超额认购逾620倍,获40万人认购,跻身新股史上冻资记录第2位。继这个香港资本市场2017年“大事件”之后,近日,又一个新股——易鑫集团引燃了香港市场的热情。
于10月29日向香港交易所提供招股说明书后,易鑫集团在11月6日起开始招股,拟筹资8.69亿美元(约67.76亿港元)。根据两日招股情况,易鑫集团认购持续升温,9家券商累计为其借出929.02亿港元保证金,以公开发售集资67.6亿港元计,超额认购逾13倍。
相比其他的汽车新零售交易平台来说,易鑫的率先招股可以说是占据了高地。“从规模上易鑫实际上与其他竞争者还有差距,但挡不住易鑫的发展势头。”中融创投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鹤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互联网大潮里,以金融手段操作卖车(无论新车还是交易在内的一站式消费体验。
张序安表示,形成一个服务闭环后,希望让消费者在汽车消费的每个环节对易鑫产生依赖。
迅速扩张
易鑫招股书显示,2017年1~9月,易鑫通过自营和平台业务实现车辆零售规模累计超过30万辆,涉及的汽车总值逾人民币290亿元。现在易鑫平台的线上用户单月购车需求逾600亿元,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00多个城市。
易鑫的成功,似乎印证着“零售平台目前已成为汽车流通领域最赚钱的环节”。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汽车零售交易台数已达到100万辆。据咨询机构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预期达540万辆,2016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39.2%。
“实际上,从汽车金融切入汽车电商,真正开始飞速发展也就是从2014年下半年。”曹鹤表示。在这两年时间里,车享网、大圣车服等汽车厂商投资的电商,和瓜子、优信、卖好车、车猫等二手车电商均出现了快速发展及扩张。然而,随着易鑫登陆港股进入倒计时,第二轮的竞争已经开始了。
“易鑫如果上市成功,筹集到的资金可以用于继续加码自身的业务。”曹鹤认为,这比其他竞争对手就领先了。根据易鑫招股书,此次招股募集资金其中约30%将用于实施销售及营销计划,20%用于进一步提升研究及技术能力,20%用于收购或投资可与业务互补的资产及业务,20%用于支持自营融资业务持续增长,10%则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易鑫的发展势头还将进一步增强,但未来竞争格局空间如何现在难以定论,毕竟汽车新零售交易平台这一“风口”还将吸引更多的“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