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要解析了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对中国汽车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两化融合参评企业数量已超过16万家,覆盖国民经济三次产业100余个细分行业。同时,汽车两化融合参评企业数量已达4200余家,涵盖不同规模和不同区域的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制造厂商。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和相关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的应用种类和场景,例如车企可利用聊天机器人(13.580, -0.11, -0.80%)进行智能客服、通过算法基于车主的驾驶行为进行风险评估和保险服务等,因而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技术成为车企布局的重点。
综合来看,业内认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前景广阔,市场规模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19亿美元。但从目前发展来看,车企在应用人工智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报告》显示,投入成本高、相关领域人才缺乏、行业标准缺乏、信息安全风险、基础条件不具备成为汽车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主要难题。
在智能网联方面,《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1.1%,相较2016年增长近5倍;2018年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5.3%,相较2016年增长15倍。智能网联功能正由高端、豪华车型向普通车型渗透,预计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潜在客户下单渗透率将达到36.4%;预计到2020年渗透率将达到51.6%。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