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3.5万公里,高居世界榜首 - 汽车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汽车 > 正文

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3.5万公里,高居世界榜首

2019-11-25 13:10:05   来源:   

  11月22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议透露,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到今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高速、重载、高原高寒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如何界定我国高速、重载和高原高寒的世界领先?
  “目前我国已系统掌握了各种复杂地质及气候条件下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攻克了铁路工程建造领域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全面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300~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构建了涵盖不同速度等级、成熟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国铁集团负责人说,特别是自主研制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京津城际铁路成功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树立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
  凭借普遍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完成3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开行试验,年最高运量突破4.5亿吨的亮眼成绩,大秦铁路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重载线路。目前我国已构建起涵盖不同轴重等级的重载铁路技术体系,掌握了30吨轴重重载铁路机车车辆、线路设施关键技术。”随着瓦日、浩吉等重载铁路陆续开通运营,我国重载铁路技术进入系统提升阶段。“国铁集团负责人说。
  当天会议透露,青藏铁路开通13年来安全平稳运行,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攻关成果经受住了运营实践检验。
  ”依托青藏、拉日、拉林等铁路建设和运营,我国系统掌握了高原铁路建设和运营维护关键技术。“国铁集团负责人说,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铁——哈大高铁冬季冻胀控制等技术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相关经验成功运用于哈佳、哈牡高铁,进一步增强了我国高铁技术的适应性。
  科技日报记者从当天的铁路科技创新大会上还了解到,我国已成功研制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我国成为世界智能铁路发展的重要引领者。
  创新大会资料显示,依托智能京张、智能京雄等重点项目,大力推进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智能养护维修、智能服务技术创新,初步构建了智能铁路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
  此外,我国铁路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互联网售票比例超过80%;推进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推出刷脸核验、在线选座、扫码进站、站车Wi-Fi、网上订餐、电子客票等创新服务举措广受市场欢迎。
  2019年国家铁路预计完成旅客发送量36亿人,较2012年增长92%,其中动车组预计发送旅客23.1亿人、较2012年增长3.4倍,铁路运输主要指标居世界第一。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境外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我国铁路技术标准和全产业链实现整体走出去,中国铁路的世界影响力空前提升。
<script id="_trs_ta_js" src="//ta.trs.cn/c/js/ta.js?mpid=2863" async="async" defer="defer"></script>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