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题为“构建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讨会日前举行。与会嘉宾就如何构建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进行了研讨。
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认为,氢能关键核心技术中比较突出的环节仍在燃料电池堆,同时也包括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的发展。要在确保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推动高技术实现产业化,使我国氢能产业走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经中心信息部副部长(主持工作)、研究员景春梅指出,有效整合氢能产业研发资源,尽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推动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乃至整个能源产业走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的必行之举。
安徽省六安市委常委、副市长束学龙表示,作为安徽省内最早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要逐步把氢能产业培育成六安的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六安成为安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核心发展区,力争建成国家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示范区。
广东省佛山市副市长许国建议,积极推动氢能领域国家政策松绑,尤其是要推动设立制氢专区、开展站内制氢等探索实践,尽快研究出台“氢能管理条例”,规范氢气制储运加等环节,加大力度支持液氢和管道等大规模、长距离氢能储运技术及装备开发与示范。
国家电投集团战略规划部处长李鹏提出,发展氢能一要完善顶层设计,二要重点支持一些区域集中开展示范,推动形成产业集群。要聚集全产业链研发能力,集中降低燃料电池、储运等核心环节的成本。关于上游氢源问题,可以借鉴欧洲氢能发展战略,整体遵循“灰氢-蓝氢-绿氢”的发展路径,加大对工业尾气排放的氢利用。同时加大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氢安全问题,为氢能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国华能源投资公司(氢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小奇对氢能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研究出台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图,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科学长效的产业发展扶持与激励政策;二是研究设立氢能与燃料电池国家重大专项,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型举国体制;三是重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开展氢能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等跨界协同创新,提升氢能行业的整体效能。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及高技术司、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等部委领导也分别发表了对于加快氢能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看法,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安徽等省市的行业机构和企业代表约6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周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