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下达64.4亿元支持汽车以旧换新 - 汽车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汽车 > 正文

财政部下达64.4亿元支持汽车以旧换新

2024-06-06 08:05:5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6月4日,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财政部已下达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64.4亿元,用于今年汽车以旧换新中心财政补贴资金预拨。其中,东部地区共安排26.74亿元、中部地区共安排19.73亿元、西部地区共安排17.93亿元。

  根据《通知》,在本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地方为以旧换新配套的资金规模达47.57亿元,中央和地方合计将提供近112亿元的补贴。

  今年以来,为刺激汽车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到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行动;4月26日,商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提到,自4月26日至12月31日期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报废2018年4月30日之前的新能源乘用车,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万元,购买2.0升排量以下燃油乘用车补贴7000元。

  上述新政发布后,国内多地接连公布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细则。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4月份以来,已有包括北京、上海、河南、江苏、山西等近20个地区出台相关方案。

  北京市5月31日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规定,车主可以先报废旧车,也可以先购买新车,《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机动车注销证明》《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机动车登记证书》等证明材料应于4月24日至12月31日期间完成开具。

  受此积极因素影响,多家汽车企业积极响应。某头部新能源车企针对旗下系列各车型推出单车置换补贴至高1.8万元的优惠政策;一家新造车品牌宣布推出10亿元油车置换补贴,用于品牌旗下2024款车型。

  可以预见,强有力的补贴和车企的共同努力,将为今年乘用车市场增长注入更多信心。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推算,此次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拉动百万辆乘用车购车消费,还能带来千亿元以上的年消费增量。

  业内普遍认为,根据《行动方案》中2025年报废量增长50%的要求,预计今年报废车辆增量为160万辆以上,明年符合本次补贴要求的老旧车型即可全部完成报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对记者表示,政策对于新能源车型的补贴力度较大,同时由于今年和明年对于33万元以下新能源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这也是主要市场热销车型价格区间范围,政策将会对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通知》的下发,意味着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将进入高峰期。在此背景下,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将迎来哪些变化?

  谈及这一问题,首先要关注置换车辆的系别情况。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凭借着强大的核心技术优势以及丰富的产品阵容,很快俘获了部分消费者的心。彼时,产品实力不足的自主品牌只能以“价格低”的优势引人关注。

  事实证明,即便价格低廉,但若没有产品力为依托,也无法获得消费市场的认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曾出现“十二连降”,自主品牌份额一度跌至37.1%,而合资品牌成为了当时车市的绝对赢家。

  从购买之日开始计算,如今,当时销售的车龄已达到10年以上。考虑到车辆使用年限、功能性以及维修成本等综合因素,这些国四排放标准车型无疑会成为此次汽车以旧换新的目标群体。数据显示,在国四排放标准实施期间各车企乘用车销量中,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销量占比较大。

  不过,如今国内车市早成为自主品牌的天下。中汽协数据显示,目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稳定保持在六成以上,大有和2014年合资品牌互换角色的意味。

  今年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助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增长。从政策补贴情况来看,本轮以旧换新政策主要向新能源车产品倾斜,而目前自主品牌牢牢占据着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主动权,在新车上市数量、市场售价、产品竞争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相比之下,此前处于观望中的合资品牌作为追赶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章弘认为,本次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加速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进程,有利于自主品牌继续巩固市场地位。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