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的跨省之旅见证市场流通活力 - 汽车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汽车 > 正文

一辆车的跨省之旅见证市场流通活力

2024-07-12 08:01: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随着我国对符合标准的二手车取消迁入限制,以及相关配套改革的推进,二手车市场流通的地域限制被打破,有效促进了二手车乃至整个汽车行业消费。二手车的跨省流动见证着市场流通的活力,也成为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

  取消迁入限制 便利二手车跨省流通

  “这辆车开了5年,其实车况还不错,打算外迁到山东老家,给父母开。”家住北京的孙先生对记者说,他正在准备办理手续的材料。

  与5年前购置这辆车时的情况不同,孙先生回忆道:“当时二手车跨省流通门槛高、手续也多。现在方便多了,可以线上提交申请,或者直接去北京二手车交易市场一站办齐,现场就可以领临时牌照,很方便。再过三五个工作日,在公众号‘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查询电子档案状态,显示档案制作完成后回当地办理落户手续就行了。”

  这辆二手车的跨省之旅,折射着我国汽车市场的流通活力。

  此前,部分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汽车市场,对外地二手车迁入设置一定限制。限迁政策限制了二手车的跨区域交易,二手车跨区域流通不畅,呈现出区域性流通、供需不匹配的特点,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市场。

  在这一背景下,2022年6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对小型非营运二手车,当年8月1日起全面取消符合国五排放标准车的迁入限制,当年10月1日起汽车销售企业申请办理转移登记时实行单独签注管理、核发临时号牌。随后相关配套政策也陆续发布,进一步便利异地交易登记等。

  提升行业活跃度 激活汽车消费

  二手车跨省流通的便利化,不仅方便了个人,还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活跃度。一位来自昆明的二手车商对记者说:“这为二手车的跨区域流动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为二手车商提供了更大市场,另一方面也为当地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整体而言,进一步激活了市场。”

  这位车商进一步分析,比如,有些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某一品类的车会有特别偏好,此前受车源限制,价格也会相对较高。而政策放开后,可以丰富供给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市场流通。

  长期从事二手车交易的迈德沃名车负责人遥远对此也深有感触,他对记者说,北京等一二线城市是优质车源聚集地,再加上路况等原因,保养维护也都比较好,随着跨省迁入限制的减少,二手车市场也被更高效地激活了。

  遥远还给出一组数据,新政策实施以后,公司北京二手车外迁业务量有明显提升:2022年政策实施当年,二手车外迁交易量大约提升了20%,2023年同比增长30%至40%,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的业务量几乎翻倍。

  从全国来看,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2023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841.33万辆,同比增长14.88%,累计交易金额达到11795.32亿元。增长势头还在持续,2024年上半年,二手车累计交易量938.29万辆,同比增长7.01%,累计交易金额为6252.12亿元。

  “限迁的取消,让二手车更方便地在全国市场中流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田甜对记者表示,二手车市场的活跃度提升及快速流通,将会有效盘活存量市场,带来新的增量。

  更多领域改革可期 激发大市场活力

  促进二手车流通,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个缩影。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通阻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流通的堵点,一批重点任务已见到成效。

  例如,在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开通运行全国土地二级市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完成统一失业保险转移办理流程工作、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硬件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等。

  目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有序推进,相关制度体系持续完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4年将加快完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制度,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改革。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提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规则,深入开展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和卡点。未来,要持续地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研究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创新性地开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质量发展系列行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丽岩说。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