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二、一,点火。”8月2日14时,随着一声令下,民用航天3米2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开始地面热试车,100秒后,发动机试车成功。
民用航天3米2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我国直径最大、装药量最大、推力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它的成功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大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方案及其关键技术,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关键技术,也表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固体助推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从“十一五”启动大推力、分段式固体发动机技术攻关以来,按照“直径由小到大,分段数由少到多”的攻关思路,航天科技四院设计人员详细对比各种技术方案,成功解决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和诸多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分段式固体发动机设计与分析方法,不断刷新着我国固体发动机研制的纪录。
2013年底,民用航天3米2分段大型固体助推技术集成演示验证项目正式获得国家立项。航天科技四院加速研制进度,优化对接成型工艺,克服超大直径发动机壳体焊接、热处理、绝热、组装和转运等多项研制和生产难题,首次使用了国内最大的混合机,最终取得了发动机试车的成功。研制人员顺利攻克了大直径固体发动机燃烧室分段对接技术、长时间工作喷管热结构设计技术、分段式固体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技术等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及40余项技术难点,采用并验证了新工艺10余项,建立了新的测试与试验方法20余项,形成技术专利10多项。
据悉,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操作维护简单、易实现大推力、适应机动发射、可长时间储存等特点,作为航天运载火箭动力的重要组成,在世界各国航天运载技术发展中均占据了重要地位。
分段式固体发动机具有推力大、工作时间长,结构尺寸大等特点,是运载火箭实现大起飞推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采用分段技术,可大幅降低发动机技术难度、研制条件难度以及研制成本。与此同时,固体燃料低成本,在同等造价前提下,能比液体助推器产生更大推力。使用固体助推器也有助于减轻火箭总体重量。
作为实现固体发动机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分段对接技术在目前国际上被普遍使用。其主要是将燃烧室分成若干段,每段燃烧室独立绝热、浇注,最终通过模块化组合装配,实现有限直径内大装药、大推力的技术需求。
未来,3米发动机可以应用于重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器中,能够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00t以上,满足我国载人登月、深空探索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