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创新,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正在举行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江苏发展谋划新篇,会上提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也让参会的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作为全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徐工集团围绕“技术领先,用不毁”珠峰登顶金标准,研创新技术、重塑新理念、打造新产业、开拓新市场、推广新模式,在新征程上助力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江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贡献力量。
匠心智造,缔造不“毁”传奇
22日,亚洲最顶级的工程机械行业盛会——第八届上海宝马展隆重举行。徐工集团携70台主机、45套核心零部件的最强明星产品阵容、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和最佳成套化解决方案亮相,充分展现“中国制造”的匠心之美、智造之美和大国重器的非凡实力和产业抱负。
技术创新,是徐工集团多年来的不懈追求,一直引领着产业发展。在徐工,诞生了全球最大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2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400吨矿用挖掘机和卡车、百米级亚洲最高的高空消防车等一系列代表中国乃至全球先进水平的产品。目前,徐工集团拥有有效授权专利492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10项;在国际标准、国家与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处于行业主导地位;国产首台套产品100多项;荣获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徐工”品牌,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价值最高、最具美誉度的品牌。
就在这次宝马展上,一场极具行业前瞻和引领性的“技术领先、用不毁”行动金标准正式发布。它是结合了信息化时代特征、国家强国战略趋势、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及徐工的发展战略而提出的一个理念,是支撑徐工实现珠峰登顶,产品发展的一个理念;更是徐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徐工已经准备好了,全面突击中高端,进军发达国家市场,提升企业价值和用户价值。
事实上,徐工把“技术领先、用不毁”已应用在产品实践中。今年推出的“G一代”轮式起重机轻量化、智能化等性能指标超出国际标杆企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旗下德国施维英公司新研发65米泵车没下线,即从全球拿到25台订单;大型矿山装载机、挖掘机及液压油缸批量装备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等世界级矿山企业。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研发效率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把信息技术嵌入主机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关键零部件发展新技术路线和产业化布局,重塑可靠、智能、用不毁的中高端产品质量,一步步勇攀全球工程机械装备技术顶峰。
目前,徐工获批建设国家级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实验室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正申报建设国家级制造创新中心;被3600名全球用户票选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六的中高端工程机械品牌;主导产品质量已与国外老牌企业全面抗衡,比如,300台大吨位挖掘机出口大单即从日本同行手中拿到,引起国外同行关注。卡特彼勒董事长提出:“中国企业要特别关注徐工,关注徐工大吨位装备发展。”徐工将无人操控工程机械和智能化抢险救援机器人项目,列为整合全球优势资源聚焦突破的两大世界级课题,将是颠覆世界行业的技术新聚变。
搭载“云”端,汇聚全球“最强大脑”
本次宝马展上还有一大看点,徐工集团将进行工业云平台的发布。这是个以互联网思维搭建的“互联网+云技术+双创+2025制造”平台,将推进行业首家工业云平台和互联网联盟,彻底颠覆传统组织、研发、营销、服务和制造模式,集聚全球智慧,重塑新型商业模式,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典范。
徐工工业云,形象地说,可以将极具工匠精神的徐工人作为主要表现载体。徐工云以其行业领先的技术架构体系为主线,由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PaaS(平台即服务)平台、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三层组成,其中IaaS平台作为基础云平台,由公有云和私有云组成,就像人的躯干,提供坚强的支撑;PaaS平台作为徐工云的核心能力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包含物流中心、算法中心、交易中心、用户中心等,就像人的大脑中枢,智慧中心;SaaS平台作为徐工云的大数据应用平台,直接面向用户,就像人的眼耳口鼻等器官,提供直观的应用感受和信息交互,在上面搭载了融合徐工经验的各种信息平台,如数字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相关领域的平台。此外,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就像安全帽之于徐工人一样不可或缺,时时悬于头顶。
在当前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环境下,徐工一直坚持“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理念,通过对国内外顶尖企业的对标研究,结合企业自身提出了适合徐工自己发展的道路——《徐工集团“互联网+”融合行动方案(2016-2020)》,以“互联网+”八大重点工程为抓手,建设面向用户的核心应用,支撑企业快速完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化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徐工从2012年就布局了全球规模最大、精益制造能力最强的徐工大吨位起重机、装载机、混凝土泵送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四大智能化制造基地。徐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和绿色制造,通过高度集约化、柔性化、智能化和全数字化管理,形成与国际最先进标杆企业同一平台的精益制造和品质制造能力。
全面发力,新产业崛起新高地
徐工集团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型国有企业,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近年来,国家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目标之一。徐工集团于2015年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斥资1亿元成立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打造专业化环境产业基地。
徐工利用环境产业基地作为研发制造平台,在现有垃圾压缩站、垃圾转运车、垃圾压缩车、道路保洁车等四大类共百余种环卫产品的基础之上,打造系列化、专业化、成套化环卫机械产品群,大力发展纯电动、LNG等新能源产品,全面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在全国各地建立30家核心经销商和70余家代理商,将经销模式和直销模式有机结合,产品已畅销34个省、市、自治区,并批量出口至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优异的产品性能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为保障,广受用户好评。今年1-9月,徐工环卫装备收入同比增长261%。
不只是环境机械。徐工汉风重卡项目同样强势出击,不仅圆了徐州人的汽车梦,更成为产业发展新高地,一举跻身全国重卡销量前十强。今年前9个月,徐工重卡收入同比增长39.2%。
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布局发力。根据计划,徐工将全力实现今年重卡1万台销量冲刺目标,明年后年继续冲击2万、“十三五”末冲击3万台;大举进军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污水污泥处理、土壤修复等环境产业新领域,两大支柱新产业正作较大规模骨干人才转移,迸发出像蚂蝗一样吸上去叮住不放的产业追求,“十三五”形成两大全新百亿产业板块。
转型经营,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新机销售急剧下滑,市场存量资源巨大,经营租赁及二手车需求比例日益增大。为满足市场需求,消化盘活公司内各类闲置设备资源,破解高额历史风险沉淀、突围传统经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两大经营难题,必须加快变革、快速布局,完善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经营体系。
今年,徐工提出必须改革经营体系和模式,最根本的是牵住资产效率和现金流牛鼻子,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市场销售、服务等后端的重要生命阶段;分析客户选择模式,以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引领,处理好主机销售与二手车处置、经营租赁、再制造的协调关系。为此,徐工再造营销模式和经营模式,突出抓好主业与新业态平衡,加快从产能拉动型向资产运营型和后市场服务型转型。
眼下,徐工分布在各地的设备资源,都可以让客户对接和共享。他们甚至会针对客户的不同工程项目,提供灵活多变的产品成套施工解决方案。而在市场经营体系的变革中,徐工还成立广联机械租赁公司,推出“以租代售”等营销新模式,不仅有利于减少用户前期的资金投入,未来如果设备无需使用可以退租,避免买断方式造成设备闲置,也适应了央企客户要求“轻资产”的新需求。目前,徐工可租用机械880台,与排名前10位央企中的9家形成合作关系。
闪耀全球,让世界爱上“徐工造”
国际化是徐工的战略重点,也是国内工程机械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多年来徐工始终保持国内出口市场第一位置,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中始终占据明显优势。徐工国际化布局日趋完善,先后成立俄罗斯、智利等8家海外公司,建立安哥拉、南非等30个海外办事处,海外经销商280家,成立阿尔及利亚、印度等40个备件服务中心、完成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7个SKD合资和组装厂项目,实现营销、服务、人才的当地化。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合资企业的产品占领该国大部分市场,当年实现赢利;印度制造基地规划建设今年上半年已经起步;海外二手车、海外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等新业务加快布局,跨境电商实现线上销售;加快全系列产品走向国际步伐,旋挖钻机、混凝土搅拌车等出口翻番增长,大型矿山装载机、挖掘机及液压油缸批量装备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巴西淡水河谷等世界级矿山企业。对徐工在德国和巴西的投资表现,中德两国总理会谈和国家领导人访巴时给予高度评价。2016年,在海外市场渠道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徐工力争自营出口增幅超过20%。
徐工在国际化道路上,还有3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一是收购德国施维英。今年1-9月份德国施维英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10.2%,实现扭亏为盈;二是在德国设立欧洲研究中心和欧洲采购中心。欧洲研究中心已吸引100多位欧洲高层次科研人员,重点攻克液压阀、泵、马达和控制系统等核心元件关键技术。并购德国FT公司,今年1至8月FT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8%。欧洲研究中心和FT公司产出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已逐步配套到徐工主机上,代表中国行业突破拥有了液压系统关键技术,被德国北威州授予最佳投资奖,成为首家获此荣誉的中国企业。三是在巴西投资建设制造基地。徐工巴西获当地化菲纳米资质适应性新产品批量下线,在巴西经济衰退不利中实现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逆势提升,跻身当地主流工程机械企业之列,在巴西形成中国产品的高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