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大计”到“品牌工程”看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 机械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机械 > 正文

从“百年大计”到“品牌工程”看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2017-11-20 11:12:26   来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坚持质量第一、推动质量变革、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等重大命题;提出了“质量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要发挥企业家精神,承担主体责任;企业要坚持改革创新,促进质量不断提升。”目标要求。这是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历史的必然选择。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中国建筑业顺应这一历史发展,必然要有其光荣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这些在我们的建筑工地,工厂社区、生产车间以及各级管理者的案头文书和宣传教育文本中随处可见标语口号;它似乎无时无刻都在提醒和告诫我们:建设工程质量或者生产产品的质量对于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坚持这一宗旨,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建筑人的不懈奋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建筑业大国,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占到全球建筑业的五分之一。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建筑行业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凝心聚力谋发展,生产规模、建设能力屡创新高,队伍持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再上新台阶。承揽工程量、建筑业总产值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一座座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城市魅力绽放,中国的高速铁路以其运营里程和建造技术、行车速度全面引领世界。杭州湾大桥、东海大桥、港珠澳特大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以及正在设计的川藏铁路世界第一长隧和第二长隧等建设独特的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其工艺结构之新、技术标准和建设质量要求之高空前绝后。它也向世人彪炳着中国从世界建筑业大国向建筑业强国迈进铿锵有力的脚步。中国建筑在传承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跨越“百年大计”的历史积淀,依靠科学进步和信息、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向着品牌工程、永恒建筑砥砺前行。

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的介绍: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并且经过40多个部门会签一致同意。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文件对于质量提升行动的总目标、主攻方向,8个重点区域、7项主要举措和5大保障措施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部署。《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研判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在经济全球化中国从积极融入到参与引领的大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之前所倡导的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相关文件融为一体,形成了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品质水平的纲领性的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制造业和建造业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提供了组织原则和方向指引。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命脉和《指导意见》所涵盖的8个重要区域的建设工程的缔造者的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顺应这一历史,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强化人才培养,构建科学体系,夯实质量基础;加快构建高水平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及技术创新等综合性服务体系;这是作为建筑业的各级管理者,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研究和深入实践的全新课题。

毋容置疑,建造优质合格的工程,这是我们每个建筑从业者,上到政府、企业的各级管理者,下到普通的操作员工都耳熟能详的话题。然而。纵观我们的一些道桥垮塌、建筑物裂缝、水库透水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追根溯源,无不与建设工程的质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像悬在我们每个建筑从业者,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头顶一把利剑,警示我们清醒!激励我们奋进!

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强国富民,促进行业升级,彰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中华建筑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古代我国就推行建筑的标准工时定额、对建筑用材的尺寸和种类都有详细的规定。例如宋代就有《营造法式》一书来规定和约束设计的工艺和用材、色彩。施工技术的严格制度化,保证了建筑项目造价的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政府的参与和介入使得建筑项目的质量得到严格控制,对于出了问题的项目,惩罚一般都较为严厉;例如明代的项目施工实名制。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比例配置,路面铺砌砖瓦的严格预算,都有严格的标准。我们所能看到的遍布华夏大地的明城墙,历经千年而巍然耸立,据说当时为了使城墙达到坚不可摧的预期效果,每一位工匠要对自己铸造的砖瓦实名制负责,并推行严厉的刑罚制度。在其后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比较完整和有效的工程管理体系,使工程得到系统的管理,实现了管理职能的合理分配,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优化了资源的配置。今天,巍然屹立在祖国大江南北的永乐宫、黄鹤楼、赵州桥、卢沟桥、万里长城、明城墙等等。即便是在技术条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建造,历经数千年的战火洗礼与风霜雪雨的侵蚀,这些象征着人类文明的标志性建筑仍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中国建筑业的提升和进步不仅需要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改革创新,更需要作为从业者本身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是为社会公众生产公共消费品的组织,其生产产品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建筑产品的品质则代表着国家形象;这就历史的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责任。

首先,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通过不断深化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科学有序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严格考核体系,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的完整管理组织架构。进而达到以零误差保零缺陷,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的品牌效应和品质效应。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建筑业坚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行业创新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增强对基本建设要素科学配置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精准的责任目标体系建设,以避免或杜绝哪些在工程前期论证不够充分严谨,概算变更随意性较大,出现边施工、边调整,进而造成时间和资金的浪费;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坚持对项目前期、运行建设过程各种资源要素的科学测算和精准投入,对从相关业务层面到施工操作层面的责任目标及奖惩标准精准定位。以规避在工程施工中出现责任不清、互相扯皮,影响施工进度等现象的发生。坚持以细化和量化从管理到具体操作层面的工艺流程、工序标准、作业规范的科学界定和目标认定,为打造品质工程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和体系保证。

其次,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以企业家精神促进产业、行业发展的战略引领和管理目标、组织流程再造的发展提升。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国工匠、企业工匠,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创新动力和业务和技术支撑。在今天建筑业行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品质的提升,践行十九大报告提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目标要求。必然呼唤着一大批勇于创新、笃定坚守,拥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的建筑施工企业家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同时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强化体质、创新变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践行“匠心品质”,培养一大批生产操作领域的技术精英和大国工匠、行业工匠,通过实施全过程严苛的品质管理体系,提升生产管理和经营质量,实现建筑业“中国建造”与国际一流标准的对位接轨。

其三,要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五方主体责任的深度融合。中国建筑业品质的提升必然与现代建筑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一脉相承;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流程控制的精准化施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现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也不仅为建筑施工企业提升品质、打造精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行业标准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坚守时代赋予的神圣责任与使命担当,坚持以科学的态度,以求真务实的姿态,实现与建设、勘察、设计及监理单位的真情对接,通过构建高水平的勘察、设计、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及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为建筑产品的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建立科学的成本预算、精细化的过程控制、精准化的流程管理目标体系,为企业打造品质工程、品牌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提供保障。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