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设施全部机械化智能化 - 机械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机械 > 正文

环卫设施全部机械化智能化

2018-11-29 10:20:15   来源: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洋 余坦坦 李志翔 通讯员白洁)11月24日上午,老城管朱建华登上由武汉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第230期市民大讲堂,从一名城管老兵的视角讲述他所经历的武汉改革开放40年。

    1991年,武汉市首次面向社会招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朱建华有幸参加并成为其中一员,从此开启了他近30年的城管人生。

    改革开放形成了城市管理的概念

    朱建华说,城市管理自古有之,中外亦然。在改革开放之初,城市化进程较慢,城市管理难度不大,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将城市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多个管理部门,当时并没有形成城市管理的概念。

    朱建华说,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难以适应。为此,2001年武汉市对城管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将市容环卫局、市容办、市政局、公用局整合成立武汉市城市管理局、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之后的城管体制没有大的变化。

    2013年城管革命后武汉市城市管理局更名为武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增加部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并把能下放的全部下放到各区。“武汉市实行市级统筹、以区街为基础的三级管理模式,市民关心的城市管理问题绝大部分可以在区街解决。”

    普遍用大扫帚扫马路的现象没有了

    朱建华说,改革开放40年来,武汉的城市管理改善了普通市民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而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执法标准和规范更加统一,并改善了城管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工作环境。

    回首自己的城管职业生涯,朱建华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管理就像婴儿蹒跚学步一样简单粗放,印象很深的是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很艰苦。“基础条件太差,黄土路、断头路、破损道路随处可见,环卫工人每天清晨3时开始扫地,上午8时到9时才能完成,环境非常恶劣,劳动强度极大。竹扫帚是环卫工人的主要工具,扫过的地方尘土飞扬。”

    朱建华说,当时的环卫设施也很原始陈旧,每天有3000多辆破旧垃圾板车奔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农用车和无盖的翻斗车将垃圾运输到低洼处或城郊接合部简易填埋,由此形成了多个垃圾堆。

    “当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不断进步,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现在已经不可能也不会那样做了。”朱建华说,如今环卫设施也已经全部机械化了,普遍用大扫帚清扫马路的现象已经没有了,而且采用全封闭的运输车,沿途进行智能化的调动。

    武汉出台首部城市管理条例

    谈到改革开放40年来,武汉城管工作与时俱进,在探索管理方式上所形成的实践经验,朱建华说,首先值得被关注的是武汉开展的“城管革命”,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城管工作的态度和决心,通过“城管革命”来调动社会公众都来参与城市管理,极大推动了武汉市的城市管理工作,在全国形成了很大影响。

    另外,武汉市出台了全国首部城市管理法规——《武汉市城市管理条例》,引领了全国在城管方面进行立法。法制上的突破让城市管理有法可依,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参与城市管理。同时,综合立法也把过去相互推诿、交叉、扯皮的事情进行了梳理,并充分发挥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武汉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城管”体制基础,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备的考评体系,全国300多个城市都来取经。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