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 - 机械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机械 > 正文

上海力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

2025-09-19 08:06:01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到2027年,上海将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新增在海外市场获批医疗器械产品超100件,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家,建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3个。

聚焦八类重点发展产品

具体来看,在重点发展产品方面,《行动方案》明确,上海将主要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产品、高端植入介入产品、高端手术系统、高端体外诊断产品、高端放射治疗产品、高端康复治疗产品、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未来新型创新器械八类重点发展产品。

高端医学影像产品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扫描设备、高清血管造影设备等高性能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微型家用超声设备等产品研发。

高端手术系统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加快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性能手术系统迭代升级,推动柔性手术机器人等新一代手术系统研发。

高端放射治疗产品方面,《行动方案》提到,加快质子治疗系统、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等产品迭代升级,推动闪光放疗设备等产品研发。

此外,针对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行动方案》表示,加快智能医学影像诊断软件、手术导航系统等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医学智能体、医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研发。

部署20项重点任务

《行动方案》围绕创新策源、临床赋能、审评审批、入院应用、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国际化发展七大方面,部署20项重点任务。

其中,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先导产业母基金和生物医药并购基金与产业集聚区合作。用好未来产业基金,支持相关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化医疗器械风险投资基金发展,鼓励发展市场化S基金与并购基金。鼓励开发高端医疗器械保险产品,建立覆盖临床试验、研发、生产等全链条的创新医疗器械保险机制。

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方面,《行动方案》表示,促进进出口通关便利。落实进口医疗器械加贴中文标签规定等措施,优化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上市、销售等环节通关便利措施。争取进一步拓展保税维修设备品类和业务范围,支持企业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保税维修服务。同时,《行动方案》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依托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金融、知识产权、法律等综合服务。依托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国际医疗器械培训创新平台,提供引进宣介和出海推广服务。利用国际会议、跨境手术直播等多种形式,推介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积极参与并争取在沪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疗器械展会活动,加强城市营商环境宣传推介。

记者梳理发现,《行动方案》重点任务中多处提及不同环节流程所需时间的缩减。例如,提升临床研究效能方面,《行动方案》提到,鼓励医疗机构承担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临床试验。提高医学伦理审查效率,力争将伦理审查总体流程时间压缩至3周以内。缩短临床试验启动时间,力争将临床试验启动前医疗机构内部整体用时压缩至25周以内。此外,《行动方案》提出,将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平均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

值得关注的是,优化审评审批服务方面,《行动方案》提到,深化改革试点。支持取得进口或境内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在沪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优化试点医疗机构自研试剂备案管理机制,鼓励试点医疗机构根据临床急需持续开展自研试剂开发与备案工作。积极争取率先开展医疗器械注册证转让试点。探索境外已上市且国内未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沪先行试用。

机构看好医疗器械板块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内部政策环境改善和外部市场开拓的双重引擎驱动下,板块整体复苏态势明显。

“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看好行业创新驱动增长方向以及全球化发展相关的投资机会。预计接下来,医疗器械板块有望迎来阶段性拐点。”中泰证券在研究报告中称。

招商证券(香港)发布报告表示,医疗器械行业有望于2025年剩余时间内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拐点,核心驱动力源于国内政策优化与全球化出海的加速突破。

财信证券在报告中称,未来医疗器械行业有望依托企业技术平台化、AI诊疗拓展、消费医疗延伸突破等实现多维发展,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看好行业高质量发展及长期投资机遇。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