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开阳县冯三镇10千伏冯双线大湾支线10至28号杆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采用无人机将200米长的架空线路准确施放到位,标志着由贵阳供电局建设的贵州首个全链条机械化配网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从坑基开挖到电杆组立、金具安装,再到导线展放,全部采用全链条机械化施工。按计划,施工工期将从60天大幅压减至7天,降幅达88%,将在最短时间内保障冯三镇大湾村319户村民的可靠用电。
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首先采用螺旋打洞机打洞,用时10分钟一个符合标准的1.9米深电杆洞坑即可成型。配置的电力工程吸尘器在岩石坑洞施工作业现场及时清理灰尘与小碎石颗粒等垃圾,让施工现场恢复整洁,避免灰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良影响。紧接着,施工人员进一步利用轮式挖掘机装上液压夹头,用时5分钟将一基全新的电线杆稳稳夹住放置洞坑中,待施工人员安装相应金具后,最后飞手操控无人机用时3分钟完成现场架空线路的放线作业。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机械化施工优势显著。传统方式进行坑基开挖,一天最多开挖5个坑洞。如果遇到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还要申请采用炸药爆破,时间花费较多。现在利用机械化施工机具后,一天可以开挖30基。而在电杆组立环节,如今利用机械化工具,每日4人施工小组可组立24至26基电杆,工作效率与安全性大幅提升。”贵阳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罗轶说。
据悉,该工程新建10千伏架空线路1.6千米,新立电杆30基。按计划,施工过程中机械施工材料运输占比90%,机械施工电杆基础开挖占比70%,机械施工电杆组立占比90%,机械化放线占比90%,通过“机械化”和“多功能集成”,缩减了单一功能设备切换的时间成本。随着该工程的顺利开工,在贵阳区域预计将有不少于1000个项目采取此种作业方式开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