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八个年头,国内船舶行业生存艰难已成常态。在广东佛山,船舶和船配行业规模企业从2008年前的近30家减少到2015年的18家。受市场低迷、产品价格下跌以及部分企业搬迁的影响,2015年佛山市船舶修造及配套业完成生产总值11.59亿元,同比下降18.8%。
在此背景下,调结构、求创新、谋发展成为行业企业热议的话题。3月29日,在佛山市船舶工程行业协会召开的2016年佛山船舶行业发展研讨会上,全体会员提出,要以创新求发展,众志成城,再创“佛山配套”新优势,赢在“十三五”新起跑线上。
主动转型打造行业新优势
近年来,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佛山部分造修船企业关停并转,企业产值每况愈下,并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萎缩。但同时,佛山船舶配套产业凭借“精、专、特、新”的优势,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稳扎稳打,实现了稳健发展。
行业发展重心的转移与企业产业链的拓展,为风雨飘摇中的佛山船海业赢得了一线生机。转型,成为该地区船海业发展的热词。
据介绍,自2014年起,佛山船舶行业主管部门就主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将发展重心倾斜到船舶配套产业中;地方行业协会成立了船舶配套分会,多次组织船舶配套企业参与重大招商引资和各类海事展会,加强与日韩船舶配套企业的互动交流和项目洽谈,相继开辟了江西、福建等省的配套市场。
2015年,船舶市场风云变幻,上半年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企业接单情况有所改善。在佛山18家规模企业中,生产总值上升的企业占39%,利润上升的企业占15%以上。船用机电设备、锚链、水泵、舾装件、柴油机零部件、螺旋桨、船用空调等配套产品生产企业的经营状态都得到改善,经济指标明显增长。
不仅行业在调整,企业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推动业务转型,有些更是进行了产业链延伸的尝试。德庆县九洲船务有限公司原是主营建筑材料、水路运输、港口管理、船舶管理等的物流货运企业,通过不断努力,目前该公司以水运为依托,产业链已扩散到船用物品、五金交电、水电安装、劳保用品、服装等领域。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过去主攻大型海工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其专利产品大型海上钻井平台锁紧装置、大型悬臂梁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面对石油价格暴跌、海工市场断崖式下滑的形势,精铟公司加快产业转型的脚步。2015年,该公司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公司合作建造了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更是一举进军总包(EPC)市场。
抱团取暖创新绿色共发展
“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绿色发展等新概念,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小小的佛山不再平静。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引领着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地方民营企业抱团发展的指路明灯。记者观察到,“互联网+”正悄然连接着佛山产业链上下游,绿色发展成各企业的努力方向,而“结盟”更是成为潮流。这昭示着该地区船海业发展的新动向。
3月11日,在广、佛、肇、清船舶行业协会秘书长例会上,四地协会达成共识,认为广东船舶装备制造和航运物流运输与公共服务体系要形成新的格局,集约发展,形成合力;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融入大数据平台,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要把船舶先进装备制造、绿色生态环境、现代化物流运输体系融入五大发展理念中。
佛山的航运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传统的运输方式与现代航运物流发展趋势不相一致。目前,一些航运企业致力向现代化大数据靠近,通过“互联网+”得到更多信息技术支撑,实现航运价值链的延伸。据悉,佛山市佛航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开发“航运通电商平台”,就是在向现代物流服务业靠拢。一些企业也提出,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大型物流商组成共舱运输,促进船舶的数字化、网络化。
五大发展理念同样也在影响着佛山船舶及配套企业的产业发展方向,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地船舶企业积极探求的目标。佛山市派能机电有限公司在2015年实施了电力推进船舶产业化计划。该公司的第一代电力推进船舶经过500个航次、3000小时的连续运行,证明比常规传统船舶节能20%以上。在这个基础上,该公司正在设计开发3000~5000吨级第二代全回转电力推进多用途船,预计可达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要求,比同类型传统船舶节能30%、减排50%。目前研发计划处于船模桨模试验及相关评估认证阶段,预计今年底进行实船试验。
液化天然气(lng)是国家政策支持的船舶燃料发展方向,九洲船务抓住船舶燃料结构调整的机遇,完成改装首艘双燃料船舶“九洲01”号,成为粤西地区首家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的内河航运企业。该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强燃料结构调整,与华润燃气公司合作推进船舶双燃料改造和LNG船用加气站建设项目,提升安全生产和环保水平,降低船舶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样,精铟海工加大在风电领域的拓展力度。该公司将与黄埔文冲、明阳风电共同合作,致力于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构建风电安装维护产业链,在广州龙穴造船基地打造我国风电安装维护的重要基地。据悉,精铟海工计划在3年内建造6座风电安装平台,用于广东沿海及东南亚地区风电项目的安装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