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有了“2025规划” - 船运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船运 > 正文

船舶制造有了“2025规划”

2016-05-20 08:56:50   来源:   

我国已经是造船大国,但不是造船强国。即使手握造船订单量世界第一,完工量世界第一,眼界开始瞄准更高更强。记者从18日在江苏南通召开的“船舶行业推进智能制造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我国的船舶制造已经有了“2025规划”,瞄准日韩,立志做造船强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已基本完成《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编制工作,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及高端装备等五大工程实施指南已经公开发布。作为《中国制造2025》第一个落地措施,针对当前我国智能制造标准滞后与缺失、没有现成经验模式可遵循的突出问题,将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和新模式应用作为两大重点方向,对93个重点项目进行了支持。

辛国斌说,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下,船舶行业加快调整转型,国际市场份额稳居前列,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工装备发展初具规模,配套业自主发展取得新突破。

自2010年起,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前列。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我国造船企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造船每修正总吨工时消耗、全员造船效率等效率效益指标与造船强国的差距仍然较大。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期,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增速减缓期、结构调整期和优势重构攻坚期三期叠加阶段。辛国斌认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船舶制造技术融合,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能够快速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是增强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速产品创新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构筑我国船舶行业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