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关于印发《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 家电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家电 > 正文

湖南关于印发《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5-07 10:06:42   来源:湖南省工信厅   

产业基础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制造强国的根基和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前提,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自主可控水平、长远竞争能力和整体发展高度。产业基础主要包括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认真贯彻《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深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按照“问题导向、企业主体、点链协同、分类施策”的方针,立足我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抓住一个核心,打造三类平台,开展三大协同,实施六大任务,明确六大举措,加快突破“卡脖子”瓶颈约束,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以产业基础再造助推制造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坚强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4年,全省产业基础领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关键基础软件国产化进程取得突破,先进基础工艺加快推广,产业技术基础能力明显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增强。

二、工作路径

(一)抓住一个核心

推动“卡脖子”技术突破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核心任务。围绕“3+3+2”领域,聚焦产业断点堵点卡点,按照急需项目、重点项目、战略性项目相结合的梯次布局,滚动编制“一表一榜一单”(产业短板动态表、关键产品“揭榜挂帅”榜单、工业“六基”攻关清单),明确攻关方向和内容,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其中,急需项目聚焦国内产业基础几乎空白或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极大、且被国外“卡脖子”束缚比较明显的“补基础”领域,争取降低“卡脖子”领域受制于人的风险;重点项目聚焦国内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基本可以实现国产替代、但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待提升的“稳基础”领域,争取达到国际先进以上水平;战略性项目聚焦我国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有望通过夯实产业基础、在换道超车和产业变革前沿中形成自己独特战略优势的“强基础”领域,努力打造杀手锏技术,形成局部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反制“卡脖子”约束的非对称制衡能力。

(二)打造三类平台

建设区域创新平台。协同推进“两区两山”、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等区域性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在创新技术、产品应用、标准规范、政策制度等方面先试先行,为全国车联网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当好示范。立足湖南在人工智能、智能运载等领域的优势特色,积极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建设行业创新平台。推进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重点突破绿色节能、智能化、高效能牵引传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制一批绿色智能谱系化产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在工程机械、永磁动力、功率半导体、超高清视频等领域积极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中小航空发动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建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建设企业创新平台。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研发机构,加快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坚持动态管理机制,大力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产业基础重点企业中的布局建设。

(三)开展三大协同

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聚焦工业“六基”领域,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高校院所支撑作用、市场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多渠道优势创新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推动各类创新平台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开展对接交流活动,促进多方协同合作。鼓励高校院所成立成果转化、创新资产运营公司,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化平台,培育一批市场化、国际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构建技术中试加速、测试验证、成果推广、转移转化、产业落地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体系。

开展“一条龙”协同创新。以需求为牵引,针对重要产品和工艺,组织开展包括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工艺优化、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批量生产、示范推广在内的“一条龙”应用示范。支持产业基础重点领域骨干企业参与申报国家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开展产品工程化、产业化和应用推广,建立产业链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产品技术互动发展。

开展“链式”协同攻关。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发挥生态主导力和“超级用户”的引领、集成作用,带领“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共同建立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协同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在整机和系统开发初期,根据整机和系统需求,制定基础需求计划,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吸收带动“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深入开展“链式”协同攻关,不断开发和完善基础产品和技术,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良性生态。

(四)实施六大任务

推动核心基础零部件创新。聚焦高端装备和重大工程需要,大力发展精密轴承、液压件、气动件、密封件、传动件、紧固件、铸锻件、粉末冶金件、伺服电机、减速机、大直径主轴承、联轴节、高端模具等通用基础零部件以及专用制造装备零部件,推进产品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实现基础零部件产业整体高端化发展,提升基础零部件的自主保障能力。

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发展。聚焦5G、先进计算、新型显示、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等新兴领域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光学成像和显示器件、汽车电子、能源电子、继电器、光通信、传感器、印制电路板、电容电阻、微特电机、光纤光缆等基础电子元器件,加快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长寿命、易回收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化与应用。

促进关键基础材料升级。聚焦国防建设、民生短板和制造强省建设重大需求,加快关键基础材料创新突破,巩固提升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优势材料领域,培育发展先进陶瓷材料、碳基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前沿材料等重点材料领域,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关键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加快关键基础软件突破。聚焦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基础软件,推进基础软件与国产硬件及各类应用的集成、适配、优化。重点攻关工业软件关键共性技术,扩大国产工业软件应用场景,加快高端工业软件国产替代步伐。大力发展新兴平台软件,加快构建完善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培育完善开源生态,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开源社区。

推动先进基础工艺突破。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基础工艺和高端装备,加快发展先进、绿色、高效、低碳、循环、精确制造工艺,重点研究车、铣、削、磨、拉等减材制造工艺,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成型等等材制造工艺,先进制粉、复合成形、3D打印等增材制造工艺,元器件封装及固化、LED关键技术、新型显示关键技术、集成电路关键制造工艺等电子加工基础工艺,新一代清洁高效可循环生产工艺、高效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节能环保基础工艺,加快先进基础工艺推广应用。

加快产业技术基础提升。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加快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工业设计、产业信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产业基础技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攻克先进检验检测技术,加快高端检验检测仪器仪表国产化进程。

三、重点举措

(一)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调度分析、考核评价等制度,每半年发布《湖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通报》,坚持“10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月调度季通报机制,组织召开产业基础再造工作推进会,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开展难题破解、技术服务、政策咨询、要素保障等服务。

(二)推动三类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支持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承担省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调整优化制造业创新中心“十四五”建设领域总体布局,修订《湖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推动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指导支持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实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三年倍增。

(三)实施基础再造攻关项目。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实施国家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和“一条龙”应用示范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围绕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按照“企业出题、政府立题、揭榜破题”的思路,征集发布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榜单,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每年实施20个左右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聚焦工业“六基”领域,编制工业“六基”攻关清单,每年实施100个左右产品创新强基项目,突破一批基础技术和产品。

(四)推广应用“四首产品”。加强新产品研发的服务与指导,每年发布《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重点新产品推荐目录》。组织企业参与申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首轮次工程流片芯片等政策支持力度,并将符合条件的相关产品纳入“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和首购产品目录。

(五)增强产业技术基础能力。以建设国家、湖南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推动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息服务、试验验证能力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创新,每年培育认定20家左右省级数字化质量管理标杆企业,征集、发布50个左右数字化质量管理典型场景,分行业遴选和支持10个左右数字化质量管理优秀系统解决方案。组织开展质量标杆进园区、培训交流等活动,提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能力。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在“3+3+2”领域,指导成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持产业链骨干企业开展标准化试点,每年指导企业制定50项左右地方标准和一批高水平团体标准。组织开展节能和能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等绿色发展急需标准制定。每年培育认定10家湖南省工业领域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引导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六)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实施普惠性的企业研发奖补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税收增量奖补政策,支持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实施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先支持“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业务创新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基金投资联动机制,鼓励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优先支持财政资金支持的企业和项目,多渠道加大制造业资金投放。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