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出台:智能家电驶入“基础设施化”新周期 - 家电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家电 > 正文

新政出台:智能家电驶入“基础设施化”新周期

2025-10-23 08:44:59   来源:艾肯家电网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份文件首次以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提出,要在城市韧性建设中推进数字家庭体系化发展,并对智能产品配置、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安全标准等作出系统部署。对于中国家电产业而言,这不仅是一项政策动向,更意味着行业发展逻辑的根本转向——智能家电正从消费电子的范畴,步入城市基础设施的体系。

消费品基础配置:智能家电被纳入住宅建设体系

长期以来,家电行业的发展多以消费升级为主线。无论是智能电视的语音交互,还是空调、冰箱的物联网接入,创新更多体现为功能叠加与体验提升。然而,《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新建全装修住宅必须配置基本智能产品,并鼓励预留健康管理、异常行为监测、紧急呼叫等智能系统接口,同时支持既有住宅开展电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家电的地位将被提升为住宅交付标准的一部分,从可选消费转向基础配置。对行业而言,这是智能化普及的政策临界点,也是市场结构转型的重要信号。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数字家庭系统基础平台建设,组织编制智能家居产品与操作系统互联互通数据接口标准,并推动与政务服务、社会化服务平台的对接。长期困扰行业的生态割裂问题由此迎来政策解法。过去,不同品牌、不同系统之间协议各异、数据不通,消费者体验碎片化,行业难以形成合力。如今,互联互通被纳入国家标准体系,意味着未来三年行业的核心竞争将从生态封闭转向标准协同。智能家电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品牌之争,而是平台与标准层面的共建与博弈。

卖产品交付方案:家电产业链结构加速重构

这种变化的延伸,是商业模式的结构性迁移。《行动方案》对住宅智能化配置的要求,直接推动家电企业从C端零售转向B端工程市场。智能产品的购买不再依托用户的个人决策,而将在房地产、装修、物业等环节实现前置化。家电不再是消费者的后期添置品,而成为住宅整体交付的一部分。企业的客户对象也从个体用户转变为地产商与地方建设单位,行业由销售单品转向提供整屋场景方案。这对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数据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标志着家电产业链从消费终端正式延伸至城市建设环节。

与此同时,《行动方案》在推动开放互联的同时,亦强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制定通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估方法标准。这意味着智能不再仅是连接与算法的比拼,而要兼顾安全与合规。智能家电必须从能联网转向安全联网,企业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端侧计算、数据加密和隐私治理能力。尤其是在数字家庭与政务、医疗、社区系统联动的背景下,数据安全将成为决定品牌能否进入高价值场景的核心门槛。

智能生活韧性城市:家电产业迎来战略跃迁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行动方案》的底层逻辑,是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数字家庭被纳入这一体系,不仅是科技升级的延伸,更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当家庭中的智能终端与城市平台实现联通,家庭健康监测、能源管理、安全报警等功能将融入城市的运行系统,形成城市级的感知网络。智能家电由此不再只是便利生活的工具,而成为城市生命体的神经末梢

对于家电行业而言,这意味着一次全新的价值重塑。企业不再仅仅是产品制造者,更将成为城市数字化进程的参与者与服务者。政策的推动将带来市场的重构——智能家电的普及率将因制度化配置而快速提升,行业的增长重心将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标准与系统价值。未来三年,谁能率先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占据先机。

《行动方案》的出台,既是对行业创新能力的再考验,也是一次重塑产业边界的历史机遇。当智能家电不再只是家庭的终端,而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中国家电产业将真正完成从智能生活提供者数字中国建设者的角色跃迁。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