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次调价搁浅后,国家发改委今天正式明确,对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进行完善,在原有130美元调控上限的基础上,又设置了40美元的调控下限。
也就是说,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不降低;在40美元至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照机制正常调整。
虽然目前的国际油价已经远低于40美元每桶,但由于去年12月15日,油价调整暂停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略高于40美元,也就是说当时距离地板价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因此此次国家发改委发布完善后的机制的同时,下调了汽柴油价格,测算到全国平均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10元和0.11元。
对于地板价的确定,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明确表示支持,他表示,自己此前已多次呼吁,应避免油价“超跌”,有利于保护我国石油生产能力:“国际油价之所以可以继续降低,是因为中东很多国家拥有很多优质的油田,我们去沙特,他们那儿恨不得不会自喷的油井都不算油井。但我们国家不一样,我们大部分油井不仅不会自喷,还得注水加压,加压有时候不行还得加温,甚至还要用化学溶剂溶解提取,每天才能出那么百十桶油,我们的生产成本比他们高太多。”
由于终端销售价格和成本的倒挂,据悉中石油长庆油田、青海油田以及中石化的一些油田,其原油成本早已经高过目前的国际油价,这些油田可能面临被迫减产。大庆油田可以算得上国内油田的老大哥。很多人的脑海里还留存着当年铁人王进喜站在磕头机旁边,身上沾满黑色的石油的新闻图片。但事实上,来自大庆油田的工程师梁先生介绍,现在的大庆,早已经是“水中捞油”,生产成本远高于国际油价:“原来的石油工人是满身油,现在你再看看,那是满身水满身冰,根本没有油。现在我的含水量已经百分之就九十四,相当于你磕头机磕一百下,九十四下上来的都是水,生产成本合四十五美元每桶,这在中石化都还是低的。国际油价现在这么低,我们就是赔钱在生产。”
国际油价超跌,那为什么不关井减产?按照很多人的直觉,这或许是可以成立的假设。然而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梁先生表示,如果算经济账关井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油田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关井停产:“关井我就要扫线,用空气把所有管线都充满,然后我还要把设备的机器拆下来。不生产,你很多开关都会坏掉。而且采油他地下是个压力系统,本来我整个压力系统都正常的,能出油,你一不采了,压力系统就会被破坏掉,等你再想恢复的时候,可能就打不出来了。”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郭海涛也佐证了油井的减产甚至关停,有时将意味着相应生产能力的失去将不可逆,重启生产的成本很高:“石油的开采是要靠压力的,要不断往地下加压,不是你想关就关,想开就能开。一旦关停,就有可能出现地质上的变化,这口井有可能就再也不能出油了。”
原油自产成本高,减产关井后重启又难度大,那直接减少这部分原油生产能力、更多的依赖于进口行不行呢?但事实上,我国原油对于进口的依赖已经超过60%,郭海涛表示这个比例在大国当中已经很高。韩小平则认为,如果现有国内的原油生产能力大幅度萎缩,将有可能直接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最高的时候是67%,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超过60%了;而事实上美国通过页岩气的改革,已经把这个依存度降低到30%了,所以我国现在对外依存度已经很高。如果降低国内的原油生产能力,一旦进口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陷入短缺。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能源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
根据国家发改委今天下发的通知,将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未调金额将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用于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以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地板价限制的是最高零售价,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为了市场竞争,自行低于最高零售价销售,并不受到限制。事实上,国际油价跌至今天的水平,已经跌破了大部分石油生产国家的成本价,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的主权债风险已经创下7年来新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研究员景春梅表示,如此低价十分罕见:“国际油价现在这么低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现在其他国家对于这样的情况也都在做预案。”
此外,此次国家发改委在设置地板价的同时,放开了液化石油气的出厂价格,明确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最直观的变化是,国家发改委将不再印发调价文件,而是以信息稿的方式对外发布调价信息。此外,发改委明确将结合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进程,适时全面放开成品油价格。对此景春梅表示,油价的全面放开需要把握节奏:“在价格改革的顶层设计里已经明确,我们在2017年要放开竞争环节的价格,十三五期间要完善价格机制。但我个人认为现在全面放开的条件还不具备,因为上游环节的竞争还不充分。可以采取在油源比较丰富的地方,比如山东、广东进行试点,等到咱们开采、进口这些放开之后,竞争充分了,再全面放开。等到价格放开之后,大家对于油价的这种调整可能心态就会更平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