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市场硝烟四起,各方掀起一场混战。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被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委员们称为“LiquidAmericanFreedom”的“TheoT”号油轮周三(20日)成功停靠法国港口。这艘满载着美国德克萨斯原油的油轮从美国港口启程,行程历时三周。
在各大产油国掀起激烈的市场争夺战导致油价暴跌之际,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
全球最大独立石油贸易商Vitol预计将在接近法国马赛的港口将“TheoT”号油轮负载的原油卸下来。这些原油卸货后将进入Vitol控股的一家欧洲炼油厂的输油管道。
欧洲已经成为各路原油出口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去年底,沙特和俄罗斯为争夺欧洲客户而在此地“大打出手”,沙特曾在去年11月中旬下调了对欧洲客户的轻质原油的价格,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价位。对此,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CEO谢钦指责称,沙特已开始在俄罗斯的传统市场“积极倾销”石油。今年1月初,沙特再度将发运至西北欧地区的原油价格大幅下调。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7月,沙特每天运往欧洲的中间基、轻质和超轻质原油总共78万桶,基本维持在第二季度的平均水平,而俄罗斯当月运往该地区的乌拉尔原油超过这一数字的两倍。俄罗斯近70%的石油都出口到欧洲。
不仅如此,伊朗也将加入欧洲原油市场争夺战。《华尔街日报》称,尽管伊朗目前仍不能对欧盟直接出售石油,但伊朗过去一年已经将其对北西欧的原油名义价格(nominalprices)下调了27%。在2012年禁运开始之前,伊朗每天运往欧洲的原油大约60万桶,相当于该国产量的17%。
伊朗石油出口商联盟主席HamidHosseini预计,伊朗将重返欧洲,“可能通过提供更好的信贷条件和以石油换取物资。”
华尔街见闻提及,就在国际制裁刚刚于上周末解除之后,伊朗石油部马上下令,要求全国石油产量每天增加50万桶。伊朗石油部长BijanNamdarZanganeh此前曾表示,一旦石油出口限制令解除,不管对油价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伊朗的首要任务就是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除了欧洲市场之外,美国原油在出口禁令解除之后也积极进军亚洲市场,首批出口原油的目的地正是中国。路透社上周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中国石化购买了一批美国原油,将于3月从墨西哥湾一个港口装货。据墨西哥湾港口的规定,这批原油数量大约是60万桶,总价约2千万美元。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日本石化企业CosmoOil周二称,已购买一艘美国原油船货,这是长达40年的美国原油出口禁令解除后,日本首次购买美国原油。
随着美国陆续对外出口原油,国际石油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料将加剧。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周三跌穿每桶27美元,为2003年来首次。今年迄今,油价已经暴跌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