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与非OPEC达成15年来第一个全球减产协议,非OPEC产油国将减产约55万桶/日,较预期的60万桶/日要少。
委内瑞拉石油部长称,墨西哥将会减产15万桶/日,并建议OPEC与非OPEC产油国召开峰会,讨论原油定价机制;哈萨克斯坦则在协议中称将减产2万桶/日。
伊拉克油长称,OPEC和非OPEC之间的协议预计将足以稳定油市,非OPEC产油国给出的减产承诺很坚决,这对于OPEC和非OPEC都是历史性的时刻。非OPEC产油国已同意将从明年一月份开始减产。
之前在11月30日,OPEC达成八年来首个减产协议,削减日产量120万桶,受此消息刺激,油价上涨了17%,对油市未来前景的乐观情绪蔓延。布伦特原油本周早些时候还突破55美元,这是自2015年5月以来首次。
这一次,也是俄罗斯15年来首次同意减产。不过,俄罗斯能否信守承诺,还不得而知,毕竟该国的“黑历史”也是一堆堆。智通财经曾发布文章《俄罗斯的原油冻产承诺不过是个笑话信它不如让油价崩盘》,文中统计了俄罗斯不遵守减产诺言的历史:
1998年3月:
在原油价格于1997年1月从超过22美元每桶下跌至12美元每桶之后,OPEC同意将日产量减少260万桶,以支撑油价。作为OPEC/非OPEC减产协议的一部分,俄罗斯同意将日出口量减少6.1万桶,但考虑到俄罗斯日出口约240万桶的水平,这只是象征性的。
最后,俄罗斯的原油日产量减少了7万桶(与1997年相比,减幅为1%)至1998年的日产610万桶。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日出口量增加约10万桶(与1997年相比,增幅为3.5%)至240万桶。
1999年3月:
随着油价暴跌至10美元每桶,OPEC同意将日产量减少200万桶,而非OPEC成员国的俄罗斯、阿曼和墨西哥也同意将这三个国家的总日产量减少30万桶。俄罗斯同意将日产量减少10万桶。
尽管同意了这份协议,俄罗斯的日产量还是增加了5万桶至1999年的613万桶。不过,由于俄罗斯将一部分原油放到海上浮式储油装置(FSU)里,其原油日出口量在1999年下降7万桶至233万桶。
2001年11月:
由于沙特的施压,俄罗斯同意将日产量减少3万桶,随后又改为5万桶。
2001年12月:
在OPEC持续施压以支撑油价的环境下,俄罗斯同意在2002年第一季度将日出口量减少15万桶。而EIA的数据显示,尽管作出了承诺,俄罗斯的原油日产量几乎不变,该季度的日产量为736万桶。
不过,这次减产协议的达成,也会间接利好卢布。智通财经曾发表文章《原油市场欣欣向荣,该买入卢布了吗》,文中提到,原油市场稳定化趋势明显,加上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RosneftOil(俄罗斯石油公司)出售一些股份给外国投资者,都表明卢布很有可能将进一步走强。美元兑卢布或将在未来2个月跌至60,周五收报62.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