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10月份开始,全国多地陆续出现用气紧张状况,尤其是进入采暖季后,这种紧张态势显著加剧。
2017年11月底,河北省天然气供应就已经处于严重紧张状态,省内多地开始限气。
时隔不久,河南郑州数十个小区出现供暖不足、间歇性停暖现象,当地每天面临近百万立方的天然气缺口。
在陕西西安,西安秦华天然气公司12月8日发布的《关于近期天然气供应异常的通告》称,近期天然气用气量骤增及因上游供气量不足,造成其供气管网压力已低于正常水平,较多客户出现因供气压力不足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在湖南长沙,从12月15日开始,城区天然气站为保障民生用气,对出租车用气已进行了停供。
据介绍,湖南短期用气缺口约1.4亿立方米,这是湖南使用天然气以来供应形势最严峻的一次。此外,长沙自2018年1月4日开始,气温再次骤降,市区迎来寒潮影响下的天然气第二波供应高潮。
此外,四川、武汉、常州、岳阳等全国多省市也出现了天然气用气紧张的报道。
……
面对严峻形势,湖南省于2017年12月11日发布天然气迎峰度冬黄色预警(Ⅲ级)的紧急通知。
随后,四川省通过对非居用气采取限量、限时和停供、“压工保民”等措施,尽量降低对居民用户生活用气影响。现在天然气公司已经在加紧落实,进行气源调度了。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和工商业用户,合理安排用气时间,错峰避峰、节约用气。
与此同时,河南、山东、山西等多地采取限气停气措施,加快城区天然气管网和调峰储气库建设,推进管道天然气市域全覆盖。
随着国内气荒形势的蔓延,我国对天然气的进口急剧上升。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天然气进口创下纪录新高,2017年12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为789万吨,同比增长30%。2017年1-12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为685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9%。但仍未解决当前“气荒”的窘境。
对于“气”为何如此紧张?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表示,今冬天然气供应不足首先是由于天然气储气调峰应急能力建设滞后,工业企业以及民用天然气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也远超预期,而且上游天然气生产原料减供也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
“主要还是因为对天然气市场供需状况缺乏足够认识,准备不足”。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表示,由于经济回升,工业用气增幅较大,这是造成天然气供给不足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此外,下游用户的心理预期在起作用,为保障入冬后维持正常生产,提前加大了天然气的采购力度,以储备过冬,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天然气的供需矛盾。
确实,每年冬季供暖带来的天然气需求,占天然气总需求的比重十分庞大。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几年来为改善空气质量,一些原本通过燃煤集中供暖的地方也在逐步转用天然气,大力推广煤改气,这一矛盾更加剧烈。
“引起几次“气荒”的直接原因都是各种因素导致的需求过快增长”。在业内人士看来,此轮“气荒”的直接动因煤改气,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煤改气一定会继续下去,天然气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在没有找到更清洁、更经济的替代能源之前,我们想用比较清洁的天然气替代高污染的煤炭,就不得不付出更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