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正式上线的中国原油期货(即INE原油期货)今日迎来“满月”。作为国内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它的市场表现究竟如何?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下午3点收盘,INE原油期货总成交量133.42万手,日均成交达6.35万手;总成交金额5671.73亿元。有业内人士分析,INE原油期货的上述成交量已经超过了迪拜商品交易所(DME)的阿曼原油期货。据了解,阿曼原油期货与布伦特原油期货(Brent)、西德克萨斯中间基原油期货(WTI)合称为“全球三大原油期货”。
3月26日,INE原油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交易代码为SC。公开资料显示,INE原油期货共有15只合约上线,包括SC1809、SC1810、SC1811等,SC1809为主力合约。
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数据,截至4月25日下午3点收盘,INE原油期货总成交量133.42万手,日均成交达6.35万手;总成交金额5671.73亿元;主力合约SC1809报收438.0元/桶,较416元/桶的挂盘基准价上涨5.29%。
兴业期货资管部投资经理张启明分析表示,作为刚上市的品种,INE原油期货表现出了较高的活跃性,日均6万余手的成交量在国际市场上已经算是比较理想了。张启明称,“INE原油期货刚运行一个月,能达到这样一个成交量,可以说成长是非常快的。整体来说,INE原油期货的运行还是比较平稳的。”
永安期货原油分析师相超接据记者采访时也提到,INE原油期货日均6万手的成交量,虽然相对于布伦特原油期货每天20万手的成交量还是偏低,但已超过日均800万桶的迪拜商品交易所(DME)的阿曼原油期货。
海通期货总经理吴红松表示,原油期货的推出,不仅为国内石油企业提供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手段,而且有利于完善国际原油定价环节,有利于国家原油战略储备体系建设。
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魏红斌认为,原油期货自2018年3月26日上市以来,总体表现良好、稳定。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梳理后,交易量以及持仓量稳步上升。夜盘成交占量到了原油期货当日成交量中的大部分。原油期货作为中国上市的第一个国际化品种,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尚未有交割实物发生,但其价格对冲的意义已然体现。
境外投资者参与程度料将更高
上市以来,INE原油期货交投活跃,成交量、持仓量逐步放大,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保持一致。市场各方积极参与,投资者结构良好,境内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大型贸易商、各类投资公司及个人客户等均有参与原油期货的交易。国内企业与境外企业签订以上期原油期货价格为计价基准的现货合同。
据了解,上期能源已完成了香港地区注册,取得了ATS资质,这为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直接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提供了合法便捷的渠道,新加坡注册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随着原油期货的稳步发展,预计境外投资者参与数量和程度会逐渐增加。
原油期货上线运行,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出新的重要步伐。根据规划,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将以原油期货上市为契机,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着力提升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功能,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
下一步,上海期货交易所将在证监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加强投资者教育,促进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做好原油期货品种培育和市场推广工作,扩大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