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决定可能会是一个“闪点”,将支撑原油价格迎来“长时间持续的”上涨走势。
特朗普在当地时间8日下午2正式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特朗普表示,美国正准备恢复此前为履行协议而放弃的所有对伊朗的制裁,并将施加额外的经济惩罚。
早前,有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总统8日早间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时就表示,他计划宣布美国从伊朗核协议中退出。随后有消息指,马克龙将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英国首相特蕾莎·梅通电话,以商讨对策。据悉,特朗普国安顾问和国务卿均强硬敦促其终结该份协议,而英法德等盟友则敦促他留在协议之中。
在特朗普正式宣布这一决定以前,投资者有关美国可能会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忧虑情绪就已经对能源市场形成了提振作用,原因是市场担心这可能会导致全球原油供应陷入短缺局面。
巴克莱银行的能源市场研究主管迈克尔·科恩(MichaelCohe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与短期不确定性相比,伊朗核协议可能解体所将带来的地缘政治后果很可能将会扮演一个更大的、长时间持续的角色,推动原油价格继续上涨。”
科恩还补充道:“在未来两年时间里,这种更加强硬的外交政策可能会为中东地区本来就已很高涨的紧张局势提供更多‘燃料’,尤其是在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等中东国家中更是如此,而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敌对关系正在升级。”
“无权”重新谈判
海外网报道称,据了解,伊朗核协议曾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外交政策的标志性成果。早在2013年11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签署了名为“全面计划协议”(JointPlanofAction)的临时性协议,临时性协议于2014年1月20日开始生效。此后各方展开艰难的谈判,2015年4月,各方就最终协议的框架达成一致,并于同年7月14日最终签署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APOA)。2015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该协议。
特朗普上台后则称其为“最糟的协议之一”,一直声称要终止该协议。有分析认为,在美国现政府眼中,中东乱局似乎已简化成伊朗问题,再进一步,简化成伊核问题。由于遭到共和党反对,奥巴马政府签署伊核协议后,没有寻求在国会获得通过。因此,伊核协议不具备条约的法律地位,对后来特朗普政府的约束力也较为有限。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此后,他不断推翻前任奥巴马留下的政治遗产,其中就包括奥巴马外交政策的最大成果“伊核协议。”
作为回应,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Rouhani)则已表示,特朗普“无权”重新谈判这项协议,并指责其“恶意违反”协议条款。
最近几个月以来,原油期货价格已大幅上涨,其部分原因就是市场预计身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可能很快就将退出伊朗核协议。
周二纽约商业交易所6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下跌1.67美元,报收于每桶美69.06元,跌幅为接近2.4%,但在特朗普作出上述决定后收窄跌幅。此前该合约盘中一度触及每桶67.63美元的低点,这一价格与昨日的收盘价相比代表着4.3%的跌幅。与此同时,伦敦ICE欧洲期货交易所7月份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下跌1.32美元,报收于每桶74.85美元,跌幅为1.7%。
“特朗普经常会被低估”
以欧佩克(OPEC)为首的减产措施,加之市场对原油的强劲需求,已经在最近几个月时间里帮助减轻了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压力,从而使得能源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的影响。
自从核协议达成以来,伊朗的原油产量已经回升到了将近400万桶/日,但外部观察人士则已发出警告称,一旦伊朗重新受到制裁,那么该国的原油出口量可能会减少最多100万桶/日,而这种冲击必将对原油价格形成支持。
华盛顿政治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Group)的董事长CliffKupcha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如果制裁措施被重新实施,那么我们预计原油价格将无可避免地攀升。特朗普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种谈判策略,因此不应被视为对伊朗核协议的最终裁决……但特朗普经常会被低估,直到现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