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才能、陈艳鹏等在《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年第1期《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使命》一文中指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温上升,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碳中和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的指导。碳中和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动态平衡——全球碳排放与碳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技术内涵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捕集、利用、封存和移除的全过程及相关的技术体系。能源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新能源为主转型,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将由当前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四分天下”,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新格局转变,在此过程中,需促进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多种能源协同发展。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也将从当前以煤炭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格局转变,新能源将主导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转型,最终力争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
相关文章
- 四川:推动氢能“制储运用”... [07-04]
- 6月中旬重点焦煤企业日均产量... [07-0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治理光... [07-04]
- 全球最大“电力超市”到来 ... [07-04]
- 工信部:依法依规、综合治理... [07-04]
- 国家能源集团:6月发电量突破... [07-04]
- 整治“内卷式”竞争 光伏行... [07-03]
- 多地电价震荡走低传递出哪些... [07-02]
- 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 [07-02]
- 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亮相 [07-02]
- 内蒙古最大水利工程全线试通... [07-01]
- 140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工... [07-01]
- 青海绿电外送范围扩展至16个省份 [07-01]
- 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实现历史性突破 [06-30]
- 全球氢能产业挑战机遇并存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