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关精神、统一电力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重要举措。
01、《规则》出台的意义
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0〕889号)、《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发改能源规〔2023〕1217号)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电力中长期和现货交易结算的基本方式,奠定了电力市场健康发展、规范运行的良好基础。2020年,国家能源局修订印发《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电费结算办法》(国能发监管〔2020〕79号),有效规范了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之间电费结算行为。2024年,《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4年第20号)印发,明确了电力市场计量结算的总体要求。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各地电力市场计量装置和计量数据管理要求有待进一步统一,结算依据和电费账单出具、电费收付流程有待进一步明确,市场经营主体对电费收付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基础条件、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做法已难以适应当前电力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电力市场计量和结算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运营的关键环节,制订基本规则是电力行业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举措,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推动电力市场更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加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计量和结算管理,做好各层次、各类型市场间的衔接,提高电力市场整体运营质效,维护电力市场秩序和各市场成员合法权益。
作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又一基础性制度成果,《规则》立足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全局,致力于规范电力市场计量结算行为,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里程碑。
02、《规则》的突出亮点
一是统一计量数据采集、传输、校验、校核流程标准。在国家层面明确市场经营主体、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电网企业等各类市场成员在计量装置管理、计量数据管理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奠定计量数据质量基础、提升计量数据管理水平。
二是统一结算周期及时限要求。规范了结算准备、结算依据和电费账单编制与发布、电费收付、追退补和清算等计量结算全业务流程和时限要求。明确结算以自然月为周期开展,明确每月第8个工作日前发布正式版结算依据、第10个工作日前发行电费账单,进一步缩短电费收付时限。
三是统一电费收付流程。明确了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与电网企业间电费收付流程要求,规范增值税发票开具、电费结算协议签订、承兑汇票使用等要求,提升电费收付质效。
四是全主体覆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明确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新型经营主体计量点的设置规范、结算及电费收付相关要求,服务全类型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
五是首次规范异议和争议处置流程。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市场经营主体对结算依据、电费账单提出异议和后续处置基本流程、时间要求,以及市场经营主体和电网企业就异议或争议达成一致后的追退补和清算流程,更好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
03、结语
作为我国首个针对电力市场计量结算的规范性基础规则,《规则》的正式出台,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已全面建立,为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奠定坚实制度基础。下一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将以《规则》落地为契机,持续推进电力市场计量结算体系的标准化与智能化,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能源绿色转型战略目标实现。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周琳、常青、张硕)
(来源: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