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反内卷”实践揭示—— 产业链协同是突破“内卷”困局的关键 - 煤电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煤电 > 正文

煤炭行业“反内卷”实践揭示—— 产业链协同是突破“内卷”困局的关键

2025-08-29 09:08:09   来源:中国冶金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煤炭行业陷入了价格低谷,过半的煤炭企业陷入亏损状态,导致形成价格下跌亏损扩大被动增产供应过剩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钢铁行业作为煤炭的主要下游产业,也面临着自身的困境。2025年第2季度,钢铁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5%,尽管利润总额同比有所增长(上年基数较低),但销售利润率仅为1.32%,远低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

这种上下游双重困境揭示了煤钢产业链的结构性矛盾:煤炭行业低价竞争导致全行业效益恶化,通过产业链传导至钢铁行业,虽然短期降低了原料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加剧了产业链的不稳定性。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使钢铁企业难以建立稳定的成本预算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同时低价环境削弱了煤炭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投资能力,最终制约了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2025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战略方针。随后,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重点审查三大内容:一是煤矿2024年全年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其中已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以公告的建设规模为准)20251—6月份单月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的10%;二是企业集团是否违规下达超产能指标;三是煤矿生产计划是否科学均衡。这一被视为反内卷的干预措施成为政策转折点。

反内卷政策对煤钢产业链带来双重效应

反内卷政策的核心在于打破低水平竞争的恶性循环,引导价格回归合理区间。20257月份煤炭行业的反内卷政策实施后,供应下降使原煤库存出现快速回落,为价格修复创造了基础条件,市场预期和行为逻辑迅速得以扭转,并且政策通过多级传导机制迅速影响产业链运行。

据上海钢联统计,截至815日,全国523家矿山原煤库存迅速降至470.15万吨,较6月峰值降幅达33%。同期,炼焦煤现货价格指数上涨至1213/吨,较6月下旬上涨29.4%;一级冶金焦价格涨幅为28.3%;曹妃甸港PB粉现货价格涨幅为8.7%。这种价格回升并非简单反弹,而是基于供需再平衡的价值回归。价格修复不仅改善了煤炭企业的经营状况,还通过产业链传导,使生铁成本结构得以优化(铁矿成本占比高位回落),还为钢铁行业创造了相对稳定的成本环境,使其能够将管理重心从被动应对原料价格波动转向工艺优化和技术创新。这次供应收缩并非简单的行政限产,而是通过成本倒逼、生产自律和政策约束三重市场化机制实现的产能优化。

总体来看,政策对煤钢产业链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成本传导机制优化。煤价的理性回升推动焦炭价格同步上涨,倒逼铁矿价格短期承压,使生铁成本结构得以优化。据笔者测算,截至821日,生铁中铁矿与燃料成本比值由2.22的高位快速回落至1.76左右。虽然距离以往1.3左右的均值仍有下降空间,但趋势已得到根本性扭转,形成了明显拐点。另一方面,产业链稳定性增强。煤价脱离非理性波动区间,优质煤企盈利能力改善,使钢铁企业能够建立稳定的原料采购与库存策略,上游原燃料供应链安全性得到提升,生产成本可预期性也得以改善,上下游产业实现协同稳定发展。

后续反内卷政策效果

依赖于多维协同及长效机制

2025年下半年,虽然反内卷政策初步见效,但煤钢产业链仍面临需求不确定性的挑战。内需方面,房地产行业下行趋势难以改变,基建投资有望加速,制造业用钢需求保持增长,这种需求结构变化要求煤钢企业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节奏。外需方面,钢材出口面临下行压力,增速或将有所回落。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1—6月份,中国钢材出口量继续保持高位,净出口累计同比增幅达13%,但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钢材出口形成制约。内外需求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强,要求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准确把握节奏,避免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

限产政策执行也面临挑战。近日,河北省唐山市独立轧钢企业限产政策经历两次调整。初始计划是811日明确分阶段限产,816—25日依据气象条件动态停产,825—93日执行强制停产。然而,815日最新通知显示,限产周期调整为820—96日,较原计划提前启动。这一政策变化对企业生产计划造成冲击,增加了运营难度。

后续反内卷政策的效果,将依赖于产能政策、环保政策、碳市场机制等的多维协同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

结论与启示

20256月份煤炭价格低谷期的反内卷实践,为高关联度产业链化解内卷困境提供了宝贵经验。政策干预不仅使煤炭价格从低点大幅反弹,使行业迎来利润修复,还通过产业链传导优化了钢铁行业的成本结构与发展模式。

煤钢产业链的反内卷实践揭示了传统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其一,政策干预需要精准把握时机和力度,在市场失灵时适时介入,避免过度干预;其二,产业链协同是突破内卷困局的关键,通过上下游协同优化,实现整体价值提升;其三,绿色低碳转型不是负担而是机遇,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和市场化机制,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未来,反内卷政策的深化需要注重政策协调性,实现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多元协同;突出创新引领,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效率;强调公正转型,兼顾经济转型与社会稳定。唯有通过坚定持续的反内卷实践,中国基础原材料产业方能摆脱大而不强的发展桎梏,构建起以质效双升、绿色低碳、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型产业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的产业链基础。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