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涨势或暂缓,宽松行情将持续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步伐在一季度出现改善迹象,不过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仍然存在下行风险。花旗预期今年将是全球经济温和增长的第五个年头,GDP增速或为2.5%,较去年略低0.1个百分点。
过去几年,主要国家央行宽松政策带来的充沛流动性,抵消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担忧。不过今年的情形较以往更为复杂,美联储时隔11年重新步入加息通道,一度扰动了全球投资者情绪。花旗认为,此次美联储加息步伐将会非常缓慢,同时,其他主要国家央行纷纷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令宽松货币政策将维持更长一段时间。
今年一月日本央行意外实施负利率,无独有偶,欧洲央行于3月加推量化宽松,且力度大于市场预期。花旗认为,负利率或成为部分国家的“新常态”。事实上,欧元区、瑞典、瑞士以及日本都可能进一步降低其已经为负的利率。同时,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可能促使更多国家加入“负利率俱乐部”。
自去年底美联储加息之后,市场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增长与盈利预期,同时波动性有所扩大。考虑到避险情绪或推高欧元、日元等货币,加上美联储下调今年预估的加息次数,短期美元相对主要货币或存在下行空间,中期可能仅小幅升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分歧”与“美元强势”不再是资产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对美股而言,美元走强对企业盈利的拖累逐渐消退,花旗预期今年美股每股盈利增速可能达到4-5%,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股市,因此对美股持中性的看法。欧洲方面,央行在3月祭出“宽松组合拳”,带给市场一个正面惊喜,此举或为欧元区风险资产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本报告中所有产品均为投资产品,非银行存款,不受银行或任何政府机构担保,产品有投资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失去投资本金。
本报告仅为一般信息发布,不应作为对任何证券买卖、货币交易、投资产品、金融服务或存款吸收的推荐、要约或要约邀请。本报告中的信息并未考虑任何特定投资者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因此,本报告中提到的投资产品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投资者应就投资项目的合适性或就某一特定投资寻求独立意见。
在任何情况下,过去的走势不代表将来的表现,由于各种经济、市场或其他因素,未来的结果可能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此外,任何潜在风险或收益的预测仅作说明之用,不应被视为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或获得的最高收益。
尽管本报告中所含信息基于花旗集团分析团队认为可靠的来源,花旗集团及其关联机构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本报告的观点可能与花旗集团的其它业务部门或关联机构的观点不同,且不应作为对未来事件发展的预测或对未来投资的保证,亦不是对未来投资的建议,该等观点受制于市场及其他条件的变化。本报告中所含信息并不作为对具体概念或投资策略的详尽无遗的讨论。
本报告由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除外)分发。完整声明请参阅所附链接www.citi.cn/s/DISclaimer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的政治风险亦不容忽视,英国退欧公投、美国总统大选,以及德法两国的政治发展都有待观察。面对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资产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投资者或可持有多币种和多区域的资产,规避风险,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房地产火热经济仍存下行风险
纵观近期的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不过低迷已久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亮点所在,受到年初房市热销的激励,1-2月份房地产投资由负转正至同比增加3%,固定资产投资也意外上涨10.2%。然而,由于其他实体经济数据普遍疲弱,再加上产能过剩问题、疲弱的贸易以及动荡的金融市场,令花旗预估实体经济在中期仍然存在下行压力。
三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的宏观目标定调,经济增长目标调整至6.5%-7.0%。花旗认为,2016年或将继续见到宏观经济减速,同时伴随着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预期央行今年将采取四次降准(每次50个基点)以及两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
汇改之后,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近期人民币呈现阶段性企稳,美元升势放缓以及资本外流压力趋缓,或令短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大幅减弱。在当前金融市场相对平静的大环境下,政府可能允许人民币出现适度的贬值。花旗预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未来6-12个月可能逐步来到6.80。
随着经济持续转型,尽管GDP增速或将出现可控的放缓,但新常态的开启提升了未来经济的增长质量,在周期性宽松政策和结构性改革逐步落实的背景下,股票估值或存在修复的可能性。不过,考量到估值差异,相对A股,花旗更看好H股的潜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