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标准宣贯大会(南京)召开——共商全国碳市场扩容级的钢铁方案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标准宣贯大会(南京)召开——共商全国碳市场扩容级的钢铁方案

2025-04-14 08:57:00   来源:中国冶金报   

4月10日—11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冶金科技发展中心承办、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场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标准宣贯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来自各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钢铁企业及低碳领域院所等单位近400名代表齐聚扬子江畔,共商钢铁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大计。

今年是钢铁行业纳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个履约年度,对于钢铁企业来说,碳市场尚属新鲜事物,在全国碳市场监测、报告、核查、分配、履约、交易等参与规则仍有许多知识“死角”需要扫清。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通过政策宣贯和交流,全面解读国家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相关政策,提升钢铁企业参加碳资产管理和配置的意识和能力,为提高钢铁行业绿色低碳竞争力,以及未来更好地应对欧盟碳关税提供指

会上,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发表致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碳市场处处长王铁发表讲话。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碳市场处四级调研员刘文博等12位专家代表围绕碳交易规则、碳数据核算与管理等重点话题做专题报告。会议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钢协科技环保部高级分析师兼处长陈丽云主持。

黄一新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南钢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以及在构建智慧碳管理体系方面做出的探索实践。他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一场以‘碳’为标尺的产业重构。全国碳市场扩围,既是倒逼产业跃迁的‘淬火炉’,亦是重塑行业竞争优势的‘锻造台’,更是企业价值再造的‘熔炼炉’。”

黄一新呼吁广大兄弟钢铁企业精准把握政策内涵,真正理解吃透政策标准精神;全面提升企业碳排放数据核算能力和碳排放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碳资产管理模式;聚焦实质降碳,加快低碳冶金生产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能源结构,在碳市场中获得充分的主动权。

姜维在讲话中表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正逐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规划变为现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钢铁人面对这场‘绿色革命’,责无旁贷。”

他就钢铁进入碳市场及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出3点意见: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迎接进入碳市场的挑战,低碳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中国钢铁行业要借助碳市场,促进中国钢铁绿色转型,为世界提供最低碳的绿色钢材;二是正确认识钢铁行业进入碳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钢铁企业在能源统计规则、收集渠道、核算标准、计量器具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不清晰,企业要充分利用好政策过渡期,加强碳资产管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核算和报告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碳资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充分利用钢协开发建设的钢铁低碳服务平台,促进全行业碳排放对标,营造企业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王铁指出,此次扩围完成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实现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将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可以通过激励先进、约束落后,加快出清落后产能,推动行业从高碳依赖的传统路径向绿色低碳新赛道转变,助力钢铁行业走出“内卷式”的竞争模式。

他在讲话中对钢铁企业参与碳市场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严格遵守市场规则,各企业要按照条例要求和生态环境部印发的技术规范,真实准确及时报送数据,开展关键参数月度存证、年度报告工作,按期足额清缴配额;二是加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先进企业进行激励,建议钢铁行业早动作早准备,积极推动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改进,尽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三是加强企业的能力建设,钢铁企业要高度重视碳数据质量管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尽快配齐计量器具,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刘文博在做题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总体考虑》的主题报告时介绍了全国碳市场的政策发展沿革、基本架构和参与规则,并针对钢铁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将面临的难点提出相应建议。他强调,要统筹好碳减排和行业发展的关系,稳慎把握钢铁行业进入碳市场的工作节奏与力度。在启动实施阶段(2024年—2026年度)仅对长流程钢铁企业进行管控,不对钢铁企业的配额总量预设上限,不限制企业生产,钢铁企业在这一过渡期的主要目标是夯实基础,尽快熟悉规则,提升碳数据质量。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