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城市空间 莘庄地铁站上盖综合开发项目铁路大平台即将开建 - 基建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基建 > 正文

重塑城市空间 莘庄地铁站上盖综合开发项目铁路大平台即将开建

2022-09-26 08:03:36   来源:   

   【编者按】

  在“东方风来满眼春”的199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上海县和原闵行区,设立新的闵行区。

  三十年来,闵行区经历了“撤二建一”之后“转型腾飞”的十年、进入新世纪后“快速发展”的十年,并且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非凡十年。

  如今,闵行已踏上全面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的新征程。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选取了闵行5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标,用“创新”“开放”“生态”“人文”“主城区”5个关键词,看闵行三十年变迁,感受非凡十年成就。

  2017年3月31日,我的一位前同事在朋友圈里留下了这段话:

  “在大学毕业工作之前,我从没来过莘庄,去闵行报社笔试,火车站一般敞亮高阔的莘庄地铁站,让我生出几分魔幻之感;到报社这一路几块大型绿地全然不似我熟悉的魔都,那般逼仄,难免兴起年轻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没想到,这一路走了近十年,今日,带我进入十年魔幻之地的9又3/4站台也湮入历史。”

  就在这一天,莘庄地铁站副楼上的“莘庄站”三字正式拆除,这座矗立了近20年的莘庄地标性建筑“小红楼”落下了历史帷幕,进入整体拆除阶段。

  无数人在感慨、怀念的同时,又流露出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因为在这里,正在孕育一座“天空之城”——莘庄地铁站上盖综合开发项目。

  如今莘庄上盖项目一期已交付,二期建设明年年底竣工,颇受关注的铁路大平台建设预计9月底启动相关工作。


  站在离地14.55米高的新建南北路,下面是铁路,不远处是莘庄站,大平台就从这里开始,跨过铁路、轨交1/5号线莘庄站上方,连通被割裂的南、北城区脉络。未来,这里将形成一座集休闲、购物、娱乐、商业、文化、居住等为一体的标志性综合体。

  30年来,闵行的城市定位经历了从辅城、新城、现代化新城区、中心城区拓展区,到现代化主城区的转变,莘庄如今也已成为了城市副中心。莘庄上盖这一重塑城市空间的项目,将成为这个主城区城市副中心的一座新地标。

  不破不立

  从市中心一路向南,飞驰的地铁列车源源不断地把人送来这个曾经偏远的郊区,也给这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莘庄地区可以说是伴随着地铁快速发展起来的。自1997年,轨交1号线终于通到了莘庄,很多上海人第一次知道了“莘庄”这个地方。


  处于闵行区的中心位置,也是上海市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得益于这天然的地理位置,莘庄去上海市区、浦东机场、虹桥机场、松江、奉贤、金山以及浙江等外省市地区十分便捷。但同时巨大的过境交通流量有时候也会带来困扰。而更大的困扰则是莘庄几十年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割裂。那些横亘在莘庄1号线、5号线、铁路金山线、沪杭客运专列等多条正在运行的轨道交通和国铁线路,将完整的土地割裂开来,给交通带来诸多不便。

  举例来说,从莘庄站北广场到南广场,最快的方式是步行,市民需要登上二楼换乘大厅,再通过天桥穿过轨交和铁路。除此之外,无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都需要绕行至宝城路或广贤路下立交穿行而过,而每到早晚高峰或是天气不佳时,这里都是出了名的堵点。

  另一方面,随着新闵行区30年来的飞速发展,作为地区中心的莘庄,寸土寸金,已经没有地再去做进一步发展来匹配城市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一边是交通问题,一边是空间问题,如何破局?经过前期研究策划,闵行区大胆提出采用TOD模式,通过交通枢纽上盖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赋予这片土地全新的风貌。

  2006年,闵行区开始了项目的前期研究策划,2008年项目完成控规并通过审批,2014年6月26日宣布正式动工。在历经3年的前期准备及周边拆除作业后,彼时莘庄的地标建筑——莘庄地铁站副楼“小红楼”2017年3月31日正式开拆。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目前过度拥挤的地铁使用环节?”“如何摆脱轨道设施对区域南北的严重割裂?”“如何提升未来发展的功能?”等一系列公共问题一并列入了考量范围。

  上海莘天置业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陆晓伟给出了一个官方定义,莘庄上盖项目采用的是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同时利用上盖开发的居住和商业来平衡交通设施改造升级的投入。

  “上盖土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空间出让”。等于是在这些被铁路和各项轨道占据的支离破碎的“边角料”“夹心地”的上方空间作二次开发,一个形象鲜明的建筑群,管理有序的交通枢纽,成为新时期的城市副中心的综合体。

  建成后的建筑总面积达到了70万平方米,是目前莘庄仲盛的三倍,其中涵盖了5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14万平方米商业、2万平方米酒店、10万平方米交通设施等。

  莘庄地铁站上盖综合开发项目是上海首个与国铁相关的城市轨交综合开发TOD项目。


  东西向长450米左右、南北向长170米左右,在离市政道路地面约14.55米高的空中,建设一块覆盖地铁、国铁轨道线路的“新土地”,即“大平台”,就像是铺上“空中之城的地平线”。这个大平台建设是整个项目工程的基础,也是里程碑的节点。

  在采访中,提到项目的难点,“边运营边改造”反复被提及。

  “因为TOD在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复杂性,天荟项目开发耗时也较长。”项目工程负责人张翀从项目伊始便参与其中,哪里是红线、哪里要定桩,了然于心。他的手机里装着这些年天荟项目的每一次变化,两栋办公楼起来了,酒店初装饰工程也已完成,翻看这些照片,张翀也十分感慨:“目前还没有一个项目是在铁路上方做上盖建设的,地铁不能停运、铁路线位同步改造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施工,因此大平台启动开工也比原计划延后了一些。整个大平台建设工期为4年。”


  记者看到,目前南广场上,连通大平台的南北路已经初具雏形,从莘朱路开始爬坡,大概100米。站在即将要开建的大平台上,张翀指着下方的6条铁路说,为了铁路大平台开工的第一跨建设,最南侧的铁轨将废除,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不远处连通南广场和地铁站的人行天桥也将废除。


  竖起立柱,支撑起一片大平台之后,便立刻以“上盖大平台”的面貌创造出约19万平方米的一块平整用地。相当于17个足球场大小,包含住宅、酒店、商务办公、商业等多样化功能的城市综合体。

  如今,在车来车往的莘建路上,几个醒目的“石墩子”早就准备就绪,这是在为了对接地铁站而预留跨莘建东路结构盖板的柱子。届时,莘庄站站厅、站台和候车空间将结合项目开发同步装修升级改造,建筑面积由原有的7300平方米扩大至约2.5万平方米,整体提升空间效果,以一个崭新的车站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


  “蛮期待的,因为这个建起来后是闵行标志性的建筑。”住在周边小区居民娄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看着这些楼一点点盖起来,地铁的出入口配合不同建设阶段也是一改再改,“未来,这里肯定又是莘庄最热闹的地方”。

  城市会客厅

  莘庄地铁站南广场底层的交通枢纽,是个颇有意思的地方。

  有人专程坐着地铁、公交来“打卡”,有人本是行色匆匆,可到了这总乐意停下脚步,拍一张照片。有时乘坐扶梯下楼,耳畔立刻传来悠扬的音乐,有时或许还能看到突然出现的“快闪”演出。

  这是项目在改造过程中打造的“无墙美术馆”——TODTIME时间廊。在公交枢纽站里,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它也被称为“最美公交枢纽”。


  为何要做时间廊?陆晓伟说,莘庄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深厚人文底蕴的地方,在丰富城市公共空间开发的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向全社会展现闵行区域的文化活力,这是TODTIME时间廊的意义所在。

  其实这也正契合了TODTOWN天荟的理念——它不仅是一个功能性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会客厅”,常住于此的居民、办公楼的白领、前来休闲娱乐的顾客,不同人群在这里交往、停留、购物、休闲,就像是来到了“家中客厅”。

  未来,这里将会有一座近千平方米的高空中央花园,可以俯瞰整座地铁站;南广场着力打造体验与互动,充分融入互动灯光、水景等元素,成为年轻人的新聚集地;北广场连接一层至三层的商场入口,通过景观阶梯花园架起“虹桥”,在赏花观景间不经意地走到平台层……因而,也被人们称为“空中之城”。

  “商业中心是围绕原车站的上下及四周建设,因此所有的轨道交通客流都会自商业中心的中部进出站。”陆晓伟向记者透露,未来,住宅、办公、酒店都连通商场,南北广场各在一、二层设有商业主入口,如此一来,商场的内部空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核心的门户节点。“周边社区居民可以在回家途中顺便采购所需用品;对于公交通勤者而言,到了这里不必出站便能实现一站式购物”。

  这场历时数年的设计集合了专业的开发商及众多专业的设计团队,项目所面临的难度和复杂度可谓绝无仅有。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新宜居环境,不论是交通换乘、商业配套、就业机会以及公共服务都因此得到改善。

  从立项开始,莘庄上盖项目已走过十多年的岁月,它承载着记忆,也寄予了期盼。回望过去,莘庄站这座存在了四分之一世纪的车站见证了一座新城的崛起,而再过几年,TODTOWN天荟终将落成,成为莘庄作为全球城市的城市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时的莘庄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致。

  未来,总让人期待。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