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北京面对记者直接而坦率的提问:IMF刚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却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这样的调整有什么依据?
“我们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主要是出于两方面原因。”记者话音刚落,拉加德不疾不徐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第一,IMF肯定中国推动改革的决心。第二,我们认为中国并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因此我们相信,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拉加德受李克强总理之邀来北京参加“1+6”圆桌对话会之前3天,7月19日,IMF发布了今年第二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全球经济年内增速预期调低了0.1个百分点,并普遍调低了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英美两国——的经济增速预期,却唯独对中国经济2016年增速预期上调了0.1个百分点。
IMF在报告中表示,虽然英国“脱欧”对国际经济会产生诸多不明确影响,但短期内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IMF第一副总裁日前在华盛顿参加一个论坛谈及中国经济时也表示,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可控的,中国政府有能力处理好国内目前面临的债务等问题。
事实上,这已经是这一权威国际组织年内第二次上调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今年4月,IMF发布2016年第一期《全球经济展望》,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较其1月的预期下调了0.2个百分点,调低至3.2%;却将对中国的预期上调了0.2个百分点。
IMF为何调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唯独看好中国?
在过去的半年里,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之复杂远远超出预料,英国“脱欧”及其后续影响、美国总统大选以及欧洲阴霾不散连续发生的恐怖袭击,让全球经济整体走势更增加了多重不确定性。纵然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转型的中国经济在上半年依然交出了一份“硬碰硬”的成绩单:GDP增速6.7%,新增就业人数717万,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有所回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消费贡献率提高到73.4%,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54.1%,单位GDP能耗下降5.2%,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
7月22日的“1+6”圆桌对话会上,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表示,中国不仅在推进城镇化、发展先进制造业、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的努力尤其鼓舞人心,“这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竞争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说:“中国正在寻求更高质量的增长,努力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知识型经济。这些不同的篇章,共同构成了中国全新的‘增长故事’。”
有观察人士评论:当6位国际经济金融机构的“掌门人”纷纷对全球经济展露出悲观预期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却为这场圆桌对话会带来了难能可贵的一丝乐观气息。
对于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以6.7%的增速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在发言中称,在全球经济低迷、世界贸易增速刚刚创下30年来最低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成就十分令人瞩目。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莱德赞扬中国经济发展对于提高民众收入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卡尼表示,中国正在走向更有韧性、更加平衡、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令人羡慕的经济增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IMF总裁拉加德说,“更重要的是,中国雄心勃勃的改革进程、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给全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