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贸区(FTA)只能进不能退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中日韩自贸区(FTA)只能进不能退

2016-07-29 08:38:04   来源:   

中日钓鱼岛之争还没有解决,中韩关系又出现波折。因为萨德入韩,中韩关系遭遇挫折。东北亚三国的地缘政治问题是客观存在,但是三国也有共同的经贸利益。用经贸合作解决地缘政治问题,不失为理性之道。

中日韩自贸区(FTA)第10轮谈判6月28日在韩国首尔闭幕。

这轮谈判有分歧也有进展。在关税领域,日本和韩国要求实现更高的贸易自由化,而中国则对国内产业保护有更多关切,对于关税减免相对谨慎。

本轮谈论也有进展。三国就协定范围领域达成一致,将金融服务、电信、自然人移动等5个议题升级为分工作组,并决定从下轮谈判开始,就重要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壁垒情况进行信息交流。这意味着,中日韩FTA进入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服务、人员交流谈判的“深水期”,以后的谈判也许面临着更为直接的利益碰撞和争吵,但三国FTA谈判将步入实质阶段。

中日韩FTA谈判依然是坎坷的中长跑。毕竟,谈判还面临着很多障碍。

全球化在后危机时代呈现出新的变化。WTO框架下的多哈回合谈判面临困局,区域性的自贸机制成为全球市场的新选择。但是,由于全球经济新平庸带给各主要经济体的焦虑,自由贸易越来越受到贸易保护的冲击,区域性的自贸体制有了地缘政治配角的意味。譬如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就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强调为不让中国主导全球贸易规则。

中日韩FTA的滞后,突显中日韩FTA的其他干扰,如日本错误史观的障碍,再如日本对华崛起的现实焦虑,使日本在FTA方面缺乏大局观。更重要的,基于借美抗华的需要,日本宁愿加入美国主导的TPP,也不愿意和中韩一起加速推进FTA。

中日韩FTA的三方努力,变成了中韩FTA的先行建立,日韩FTA正处于焦灼的谈判中,中日FTA甚至连可行性研究都没有。对东亚三国言,直接跨越双边FTA而直接进入三方FTA谈判,也面临着技术层面的难题。但是,无论从全球大势、地缘经济还是市场逻辑,东亚三国FTA都必须实现超越或者跨越式发展。

全球经济虽然面临英国脱欧的反全球化挫折,但是英国依然要求留在欧盟单一市常卡梅伦和他的留守内阁,也决定和美国、中国、印度等建立更紧密的经贸联系。亚太地区,美国主导的TPP和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形成了交叉重叠之势,涵盖亚太区域的亚太自贸区(FTAAP)也提上日程。

上述三大自贸区,既存在着地缘经济主导权之争,也深度利益攸关。但是只有中韩FTA建成,亚太区域的地缘经济之争才能化解,中韩FTA才能起到在各自贸区的润滑串联作用。美国主导的TPP没有中韩,REEP又少了美国,FTAAP还是远景...中日韩FTA谈成建设,则盘活了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一体化。因而,中日韩FTA建成,东亚和亚太区域才能实现真正的经贸一体化。否则,区域内的各自贸区不仅呈条块分割,而且会从地缘经济之争演化为地缘政治之争。正因为如此,专家们将中日韩FTA被视为RCEP的“3辆大车”。

就市场逻辑言,中日韩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无论经济和贸易总量,还是贸易活跃度,都处于全球前列,但是三方的贸易依存度不足20%。相比之下,欧盟市场的依存度超过60%,北美自贸区接近50%。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经验表明,统一市场有助于提升单个经济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1+1大于2的市场效益。

因而,中日韩FTA能让三国抱团取暖,强者愈强。这不仅符合三国利益,也契合全球化的愿景。即以中韩FTA为例,对于中韩两国产业、贸易、资本和人员交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合作局局长姜明秀认为,中韩FTA是“良药”,中国对韩投资超6倍多。如果中日韩FTA建成,对三国经济、全球市场都具有提振引擎作用。

虽然中日韩三国面临着历史难题和现实滋扰,而且深受美国因素的干预和影响,但三国领导人会晤已经正常化,中日韩FTA谈判也进入关键期。后危机时代,中国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新旗手,人民币已经纳入提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国“一带一路”规划除了输出产能和资本,也促进了中国和节点国家的贸易一体化。因而,中日韩FTA的建成,或可真正实现东亚世纪的来临。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地区,应该突破一切障碍,通过FTA实现三方多赢的共同市常搁置的亚元似乎也应该提上谈判日程。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