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去产能机制,推动产业升级。
李克强总理早前出席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就指出,当前我国淘汰严重过剩的产能,重点是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主要是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严格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
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的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给,这既有利于经济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那么,用什么方式调控过剩产能呢?过去,我们大多采用的是行政化手段。但就在政府一波又一波下达压缩指令的十年间,钢产量增长了2.7倍、电解铝增长了7.8倍、水泥增长了1.9倍。为什么用行政的办法收效甚微,甚至去产能的进度赶不上增产能的速度?
这就是行政化去产能的弊端所在。例如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地方与中央、企业与政府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实践中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且,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政府对依法依规生产经营的产能强制压缩、关闭缺乏法律依据。淘汰落后产能仅限于政策倡导的范围,至今尚未进入立法范畴。
相比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侧重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我国治理产能过剩政策堵多于疏,行政干预多于市场调节。
因此,去产能需要走出新的路子,由行政性去产能向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转型。“增产能”是市场行为,“去产能”也是市场行为,政府都不要替代。本次常务会议提出,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地方主责、企业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有效地推动去产能。
“地方主责、企业主体”这八个字体现了政府在淘汰落后产能中的担当,以及采取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淘汰过剩产能的重要思路。
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当某个行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时,产品价格会相应降低,企业利润下降,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一些企业会自动停产或转产,从而减少产能实现供需平衡。
其次,在以企业为主体,采取法治和市场手段的同时,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实转变职能,尊重市场规律,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此外,政府需要执行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通过严格执法让法治和市场手段起作用、有成效。这次常务会议提出“支持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并妥善做好职工转岗等工作”、“对仍在使用落后设备和工艺的企业不批新增用地,不办理生产、排污等许可”、“抓典型严问责。对违反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明令,在产能过剩领域新上项目、新增产能或淘汰产能死灰复燃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派出调查组深入了解、严肃追责”等,都体现了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公平营商环境的思路。
这就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监督作用。这对于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而言,要求不是更低了而是更高了。过去的一些行政化做法在市场化去产能的背景下已然行不通,相反,政府应该把更多的功能用在营造市场环境、疏通市场要素、做好托底作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