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和制造业发展放缓,“去工业化”的问题在中国再度受到关注。目前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产业界和研究界,估计今后将会引起政策部门的关注,还可能进入决策层的视野。
所谓“去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业已形成的制造业优势走向萎缩和衰落的态势,表现为制造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同时服务业所占比重显著升高。“去工业化”再度成为话题,与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化有关。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6.7%,但服务业增长较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6.1%。从产业结构看,2016年上半年,三产占GDP比重达到54.1%。从投资来看,二产投资增长4.4%,增速回落,三产投资增速达11.7%,保持两位数增长。
服务业的扩张意味着中国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不过,汇丰银行最近发布的研究指出,近期服务业的繁荣虽然成功防止了中国经济硬着陆,并在过去三年内将失业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但服务业的繁荣或许并不都是好事。汇丰认为,近几年,中国服务业的扩张步伐非常强劲,而工业增长却逐渐失去动能。这虽然有助于减轻整体经济放缓带来的冲击,但这种“再平衡”同样意味着,劳动力集中的服务业正在替代制造业,成为吸收农民工的主要行业。2012年至2015年间,制造业农民工总人数减少了近700万,而三大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和物流业)的人数却增加了500万。由于低端服务业岗位的生产率水平还不及制造业的一半,整体服务业生产率水平只有工业的80%,因此,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将开始放缓。
汇丰研究认为,从一些拉美国家经验来看,缺乏足够的投资,倾向于专攻短期而非长期的比较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常犯的错误。这种发展策略会导致工业发展不充分,减缓生产率的增长。鉴于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4%,汇丰认为,中国现在就向服务业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时过早,因为从中期来看,服务业的增长或将导致中国经济生产率的下降。
还有其他研究认为,中国提早向服务业转变,原因是中国的制造业债务过高、产能过剩。中国的债务占GDP比已经超过了280%,而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工业和制造业。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对钢铁、煤炭等原材料的需求减弱,也造成了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引发了“去产能”政策的出台。
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对于中国过早“去工业化”的担心,很可能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政策产生影响。在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国内对于出台什么样的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本来就存在争议。在政策层面,政策部门目前一般认为,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这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向发达国家经济看齐的表现。如果决策部门认同“去工业化”过早过快,则有可能调整宏观政策与产业政策。
如何看待这种担心?“去工业化”是否在中国过早到来?我们认为,应该更加均衡地来看这一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体,产业结构应该完整并保持一定的均衡,经济政策也应该保持一定均衡,不能在两个极端间摇摆。从发展阶段上,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在中期偏后的阶段,城市化面临以城市更新为主的提升阶段,工业化也面临以信息化和创新来推动的新阶段。随着中国国内消费需求的升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是大势所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也是必然规律。
作为大国经济体,中国要保持完整而均衡的产业结构,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也应该保持均衡。过早的“去工业化”固然不可取,但因此而抑制服务业的发展也是错误的判断。保持产业结构均衡、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产业升级创新,这是中国经济政策应该实现的均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