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截至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考虑到“十四五”规划末期出现的国际经贸复杂形势,以及中国经济对出口的相对依赖,商务部在“十五五”期间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刺激国内消费,可否举一些例子?
王文涛首先回顾,我国在“十四五”期间人均GDP正处于人均1万美元到2万美元的区间,这个时候消费需求加速分化、消费结构也会加快转变。“十四五”时期有4个变化和亮点:
第一是“扩容”,超大规模市场体量更大。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社零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和美国比,从绝对值看,社零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从实际购买力看,按照世界银行所给出的数据和算法,我们的社零已经超过美国,是美国的1.6倍。从今年运行看,全年社零肯定超过50万亿元。
第二是“提质”,也就是品质的提升,品质消费走进千家万户。自去年9月开始推动以来,限上单位的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超50%,达到50.2%。截至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服务消费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服务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020-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第三是“焕新”,新型消费亮点纷呈。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助力传统业态的“旧中出新”。比如有些地方将博物馆、海洋馆“搬”进商场,购物、逛展、亲子娱乐等需求“一站搞定”。推动新型消费业态融合创新,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品质电商,培育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增长点。
第四是“开放”,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一方面,更多优质商品服务进入中国,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特别是连续举办进博会和消博会,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中国的大市场为全球的发展贡献巨大力量。另一方面,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各方的宾客到中国来旅游购物,感受到“中国购”的魅力。组织“购在中国”活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展望“十五五”,王文涛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消费市场的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的特点没有变。在总结“十四五”的基础上,把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对中国市场有效的、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政策,转化为常态长效政策。同时,“十五五”还面临着非常严峻复杂的形势,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会因时因势提出一些新的应对政策,进一步激发商品消费发展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做强国内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