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汽轮机被称为装备制造业的“皇冠”,燃气轮机则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昨天上午,在杭汽轮股份公司厂区,我省首个燃气涡轮机械产业技术联盟宣告成立。这个联盟囊括了相关设备制造研发、自动化控制、零部件材料、能源服务等产学研用各领域的业界精英,谋求燃气涡轮机械装备设计和制造能力的重大突破,合力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谋求高端制造核心技术突围
燃气轮机作为一种先进而复杂的成套动力机械装备,是典型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燃气发电、航空及船用动力、工业动力等方面都有应用。作为高科技的载体,燃气轮机代表了多理论学科和多工程领域发展的综合水平,是21世纪的先导技术。
发展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的燃气轮机产业,是国家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意义。杭汽轮股份公司副董事长严建华说,在我国“十三五”启动的2030重大项目计划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项目排在首位。
长期以来,燃气轮机核心技术仅被世界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控制,先进的燃气轮机在西方国家仍然限制对华出口。
作为国内汽轮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杭汽轮集团在蒸汽轮机领域已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进军燃气轮机,实现产业链的高端延伸,成为杭汽轮的历史使命。事实上,通过十多年来合作引进与自主研发的推进,杭汽轮在燃气轮机制造领域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将培育百亿年产值产业链规模
燃气涡轮机械产业技术联盟,将建设以国家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跨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整合行业科技资源,融通行业的技术研发,组织瓶颈技术创新攻关,加快研究成果共享与转化,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燃气涡轮机械产业整体升级。
产业技术联盟的首批成员,除了杭汽轮,还有浙江大学、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万向琥珀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如浙江大学,作为“先进航空发动协同创新中心”的理事单位,与国内燃气涡轮机械研制和应用单位有广泛的合作基础。浙大科技研究院重大专项部部长杨世锡表示,这种产业技术联盟是产学研的全面创新,将使我们的科研以问题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强强联合,在国际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技术联合创新,将首先实现30MW-50MW燃气涡轮机械的国产化。”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钟介绍,联盟多方合作、联合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燃气涡轮机械装备,改变该领域燃气涡轮机械装备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现状。
按照联盟目标设想,将建设以浙江为中心的燃气涡轮机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预期产业规模将达到产值30亿元—50亿元人民币/年以上,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面向世界,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培育,预计将形成100亿元年产值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