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低迷影响,中国造船业2015年深陷困境,7家上市船企预亏共计逾71亿,多地出现船企破产潮。国金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苏宝亮表示,中国造船业摆脱供过于求的亏损状态至少需要3年,而整个去产能过程船企不仅要加速兼并重组还要调整经营结构,船舶金融租赁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两大细分市场被看好。
2015年中国造船业硬着陆 亏损严重现破产潮
作为产能严重过剩的八大行业之一,中国造船业2015年交出的成绩单不尽如人意。截止2月15日,在和讯网整理的15家上市船企中,7家已经发布2015年业绩预告,2家预亏,2家盈利减少,3家盈利预增,粗略计算下净利润预亏约为71亿元。
这些业绩预告两极分化明显。*ST舜船以预亏49-58亿元居亏损首位,中国重工预亏也达到25-28亿元。但招商轮船发力油轮运输市场,业绩预盈2亿,翻了近5倍,上海佳豪则靠海洋工程设计和EPC及天然气业务预盈5050万元,增长10%-30.28%。
此前据媒体报道,2015年国内相继有20多家船企破产,包括台州、温州、泰州等多地最大的造船企业,甚至出现首家国企船厂破产的案例。
国内外船市深度调整,船价下跌、成交低迷是船企亏损的重要原因。国金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苏宝亮表现,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缺乏内生性是其关键因素。
被视为国际间贸易和全球航运市场晴雨表的DBI指数,2015年6月后一路下跌,11月份下跌加速。“它反映了在过去美联储、欧洲央行不断放水情况下,刺激经济和贸易这种途径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苏宝亮分析道。
而早在2013年中国的船舶业就被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银行也收紧信贷。苏宝亮认为:“这对造船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基本就是硬着陆。”
造船业亏损或将持续 3年国家不应兜底债务
今年30个交易日后,DBI指数创下30年来历史新低。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表示目前的情况要比2008年还要糟糕。“全球货物运输需求大幅低于预期,特别是新兴市场和集团核心业务的欧洲。这一影响因为这些地区高库存的去库存化而加速。”
受航运市场低迷影响,全球造船业陷入困境,同时全球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每年的新增订单在5000万载重吨左右,实际的造船能力在1亿载重吨。
中国造船业正在积极出清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苏宝亮认为:“中国在致力于组建一个全球仅次于马士基的船队,改善边际效应。”据媒体报道,航运业两大巨头中远和中海启动重组后,中国远洋将专注干散货及集装箱运输;中海集运变身船舶金融租赁公司;中海发展油运业务等等。
但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反映到中国造船业上,这种供过于求的亏损状态,苏宝亮预计至少会持续3年。
去产能难免阵痛,对于备受关注的债务和就业问题,苏宝亮表示,船企的财务困境需要银行用市场化方式解决,国家不能兜底坏账呆帐,但应妥善安排就业问题,下岗分流并提供相应补贴。
船企去产能应分两步走 两大细分市场被看好
翻看公告不难发现,部分上市船企已经在积极谋求转型。熔盛重工改名华荣能源,从造船业转型石油业;中海海盛剥离航运资产转型医疗健康;曾是船舶行业管系领域龙头的中南重工拟改名中国红,转型文化业等等。
苏宝亮表示,中小船企体量小,涉及的债务和人员安置好解决。“但对于央企来说不太可能,只能等市场出清,扛过全球通缩。”
而船企要想在这种大环境下生存,一是要杠杆减少资产负债率;二则是要通过市场手段出清产能,具体来说,船企之间合纵连横,该兼并的兼并,该重组的重组,船企自身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多用途的产品。
在细分市场方面,苏宝亮看好船舶金融租赁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全球来看,船舶租赁净利率相对较高,维持在10%—13%。”
而LNG目前价格相对较低,但基于国家大环境对环保的高要求,作为清洁能源的LNG肯定会被鼓励发展,成为未来船舶运输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