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放缓冲击中国港口 - 船运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船运 > 正文

全球贸易放缓冲击中国港口

2016-09-20 08:48:54   来源:   

在全球贸易普遍放缓之际,中国的港口存在严重的吞吐能力过剩问题,但各地仍在竞相建设越来越大的港口设施。

从钟惠贤(JessieChung)办公室的窗户望出去,香港的集装箱港口一片繁忙景象,它将中国制造的产品和其他货物运往世界各地。

但身为香港货柜码头商会主席的钟惠贤承认,全球性放缓、中国不再大力发展低成本制造业以及来自中国内地更大港口的竞争加剧等因素,正对香港造成严重冲击。

今年上半年,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0%,全年来说,大有可能将连续第五年录得下滑。

“在吞吐量下滑的同时,我们还面临着缺地和码头岸线不足的问题,”她表示,“这影响了操作效率,意味着我们的速度相对于以前是越来越慢。”

尽管人口拥挤的香港有自己独特的问题——香港的集装箱不得不堆叠成7层高——但在全球贸易普遍放缓之际,香港也受到港口吞吐能力和航运能力过剩问题的影响。

韩国航运集团韩进海运(Hanjin)的破产让外界将注意力聚焦于航运行业的困境。

但中国内地的港口也受到全球性放缓的严重影响。中国拥有全球10个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中的7个。

随着航运公司纷纷整合以缓解行业低迷的影响,分析师担心,航运公司议价能力增强将加剧港口运营商的困境。

“航运业的集中度正在提高,各个联盟将它们的网络合理化,将导致入港请求减少和停靠频率降低,”政府间智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旗下的国际运输论坛(InternationalTransportForum)的港口专家奥拉夫•默克(OlafMerk)表示,“对于港口而言,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因为如果你没有加入一个或更多联盟,你可能会成为大输家。”

与其他政府支持的重工业一样,中国港口也存在严重的吞吐能力过剩问题。

2013年,中国港口的多余吞吐能力相当于5000万个20英尺集装箱,超过日本、俄罗斯、韩国和台湾港口吞吐量的总和。根据国际运输论坛的数据,到2030年,中国港口的多余吞吐能力将翻一番,因为地方政府正在竞相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的港口设施。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