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和造船市场:联盟模式能否实现自我“救赎”? - 船运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船运 > 正文

航运和造船市场:联盟模式能否实现自我“救赎”?

2017-03-29 12:04:20   来源:   

近日,我国的上海长航国际海运、上海长宏航运、嘉荣航运及枫叶海运等散货船船东将通过联盟开展合作,成立“中国灵便型散货船船东联盟”(CHBA),目前相关合作事宜正在商讨之中。此外,今年3月份,上海长航国际海运还与山东海运(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新加坡新诚航运、新加坡恒越签署了成立“卓越联盟”(经营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四方协议,采取联合运营模式来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事实上,近年来航运领域的联盟合作模式屡见不鲜。其中,班轮运输市场方面,航运联盟模式发展十分成熟并已成为市场的主旋律,由OCEANAlliance、THEAlliance和“2M+现代商船”联盟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即将拉开序幕。与集运联盟相类似,油船航运市场也存在着联盟形式,较为知名的有VL8联营体、NovaTankers(VLCC联营体)等,但是合作程度不及班轮运输市场。

除航运领域之外,近年来造船领域的联盟合作也已启动。2016年8月,日本三菱重工与今治造船、大岛造船、名村造船组建了新的造船联盟,以实现自身的造船技术、工程实力与其他3家专业化船企的制造能力、成本竞争力的整合,增强船型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时针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降低造船成本,提升日本造船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中国方面,2016年12月,中国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产业联盟(中国海工联盟)成立,该联盟将在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由大到强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当前低迷的航运和造船市场行情下,联盟化合作已经成为众多国内外航运和造船企业实现报团取暖、共同分担市场风险的主要方式,预计还将会有更多的航运、造船企业选择联盟模式来一起抵御行业危机,以求得自身的长足发展。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